[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8066.X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7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何燕;王海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燕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间质 膀胱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是一种导致膀胱和盆腔周围不适或疼痛的疾病,女性患者要多于男性,在美国估计有超过70万患者,90%为女性。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个体症状差异较大,即使在同一患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患者可以有膀胱和盆腔周围的轻度不适、压迫感、压痛,或剧烈疼痛。症状可能包括急迫排尿(尿急),频繁排尿(尿频),或者这些同时存在。在膀胱充满尿液时这些症状会加重,也可能在空虚时加重。女性在经期症状会加重。间质性膀胱炎患者,膀胱壁受刺激,变得瘢痕化或僵硬。由于反复刺激导致膀胱壁可能会出现点状出血。IC患者发现他们的膀胱不能储存较多的尿液,使尿频进一步加重。然而尿频并不总是与膀胱大小特别相关,许多尿频严重的患者膀胱容量正常。IC严重的患者一天排尿60多次。IC患者还可能经历性交痛。因为IC患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差异如此之大,所以大部分研究者认为IC不是单一的病,而是几个病。
间质性膀胱炎的病因病机现在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一种理论认为IC是继发于膀胱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而由于IC患者的一些症状类似细菌性感染,但IC患者的尿液检查未能发现致病微生物,故而另一种理论认为细菌存在膀胱细胞内,但常规尿液检查不能发现,或者尿液里的特殊物质刺激IC患者,但是还没有针对IC患者的物质被分离出来。
由于IC病因不清,现代医学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一种可治愈IC的方法,没有扩张、或碰巧饮食改变、或经过治疗,症状都可能消失。尽管症状消失,但经过几天、几周、几年,症状也许又出现。所以现在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症状,如对于膀胱和盆腔周围的无法控制的疼痛使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减轻疼痛,通过服用抗抑郁药或抗阻胺药减轻尿道症状,甚至泰诺林加可待因来控制严重疼痛,但是上述药物都是仅仅能够控制症状,对于IC本身并无助益。
中医药治疗,重在其证不在其病,故对于这种病因不清的疾病往往会有奇效。但是普通的清热利水通淋的药物对于间质性膀胱炎疗效并不好,同样的既往研究也表明,IC患者对抗炎治疗无效。所以说,现有的通淋治则对于IC不是很恰当。
故,临床尚缺乏一种专门用于治疗间质性膀胱炎,且不良反应轻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的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药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多种中药加工而成,其原料配方和重量配比为:雀榕叶6~10份,甘菊8~15份,肿节风8~15份,垂盆草6~10份,白术6~10份,赤小豆8~15份,知母6~10份,枳实8~15份,干姜3~6份。
其最佳重量配比为:雀榕叶8份,甘菊10份,肿节风10份,垂盆草8份,白术8份,赤小豆10份,知母8份,枳实10份,干姜5份。
其中所述的:雀榕叶,为桑科植物笔管榕Ficus virens Ait .[F.wightana (Miq.) Benth.的叶。味甘;微苦;性平。功可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甘菊,为菊科植物小甘菊Cancrinia discoidea (Ledeb.) Poljak.的全草。性味微苦;辛;性微寒。功可清热祛湿。
肿节风,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Thunb.)Nakai的干燥全株。苦、辛、平。归心、肝经。功可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
垂盆草,为景天科草本植物垂盆草SedumsarmentoswrBge.的新鲜或干燥全草。性味甘、淡、微酸,凉。归肝、胆、小肠经。功可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性味甘,温。归脾、胃经。功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赤小豆,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甘、酸,平。归心、小肠经。功可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的干燥根茎。性味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可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 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的干燥幼果。功可破气导滞。性味苦、辛、酸,温。归脾、胃经。功可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燕,未经何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80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静压滤芯成型模具的组装流水线
- 下一篇:一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