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热器管束壳程侧间隙防渗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8022.7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8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才;陈东标;陈孙艺;黄嗣罗;林进华;张浩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地址: | 525024 广东省茂名市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管束 壳程侧 间隙 防渗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1.一种换热器管束壳程侧间隙防渗试验装置,包括有管板和换热管,所述管板设置有管孔,所述换热管插入所述管孔、并通过胀接和焊接并用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管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的壳程侧设置有具有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管板的壳程侧焊接,所述壳体的另一端焊接于封板;所述空腔通过所述管板和所述封板形成密闭空间;所述换热管伸入所述密封空间的一端管口设置有封闭堵头;所述壳体开设有试压接入口、染色渗透剂入口和排气口;所述试压接入口连接有试压装置,所述试压装置包括有试压机、压力表、侧温仪和第一控制阀。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管束壳程侧间隙防渗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压接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部,所述染色渗透剂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管束壳程侧间隙防渗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压接入口和所述染色渗透剂入口设置于同一竖直线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管束壳程侧间隙防渗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封板的中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管束壳程侧间隙防渗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连接有第二控制阀。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管束壳程侧间隙防渗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渗透剂入口设置有可拆卸的堵头。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管束壳程侧间隙防渗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表和所述侧温仪设置于与所述试压接入口连接的管路上,且所述压力表和所述测温仪处于同一平面设置。
8.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管束壳程侧间隙防渗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常温工况下试压:先进行常规水压试验合格,然后倒空试验管束的壳程密闭空间的水,充满染色渗透剂,再连接试压装置,加压到试验压力,保压一定时间后卸压;
步骤二,模拟工况下试压:先进行常温常规水压试验合格,然后倒空试验管束的壳程密闭空间的水,对试验管束进行模拟工况热处理后,在向试验管束壳程的密封空间充满染色渗透剂,再连接试压装置,加压到试验压力,保压一定时间后卸压;
步骤三,把经过步骤一和步骤二试压后的试验管束剖开,剖开位置选在通过管孔中心线的合适剖面上;
步骤四,剖开后用低倍放大镜观察换热管与管板的管孔的贴合情况,然后再把管程侧的换热管撬起与管孔分开,观察染色渗透剂渗入间隙的有无、深浅,判断防渗效果,考察管板与换热管连接方式的防间隙腐蚀能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管束壳程侧间隙防渗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紫溶液、龙胆紫溶液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80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圆测试探针卡
- 下一篇:多功能电子白板的书写擦拭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