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耐候性仿木纹石砂岩效果复合涂料、配置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7092.0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4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星化工涂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7/12;C09D201/00;C09D17/00;C09D133/04;B05D5/06;B05D7/2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耐候性仿木纹石 砂岩 效果 复合 涂料 配置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耐候性仿木纹石砂岩效果复合涂料、配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木纹石砂岩,是一种高品位的天然砂岩品种,在建筑装饰领域极具观赏价值,采用这种天然砂岩装饰建筑物已成为时尚的追求。但由于天然砂岩的色彩是单色的,价格又昂贵,所以其价格很难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同时由于天然砂岩本身的重量因素,在运输使用方面受到了许多限制。在装饰的时候,由于其笨重,可塑性差,安装成本高的缺点制约了其实用性和推广性。再者,由于天然砂岩质疏松,在开采运输、加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弃物,污染环境,而高档的天然砂岩占的资源更为少有,国家已对这种砂岩的开采进行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高耐候性仿木纹石砂岩效果复合涂料。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中涂层涂料、修色层涂料和罩面层涂料;
所述中涂层由A、B两组分组成:
所述A组分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组成:
羟基丙烯酸树脂 28-40%
天然砂 38-50%
流平剂 0.2-0.4%
消泡剂 0.2-0.4%
催干剂 0.2-0.4%
有机溶剂 18-30%
所述B组分为多异氰酸酯三聚体固化剂;
修色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组成:
有机溶剂 91-95%
纳米铁红 0.5-3%
纳米铁黄 0.5-3%
纳米铁黑 0.5-3%
所述纳米铁红为纳米级氧化铁红颜料,用树脂基料调成的色浆,
所述纳米铁黄为纳米级氧化铁黄颜料,用树脂基料调成的色浆,
所述纳米铁黑为纳米级氧化铁黑颜料,用树脂基料调成的色浆。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羟值为70mgKOH/g,固含量为60-75%。
多异氰酸酯三聚体固化剂可采用日本旭化成生产的TPA-90SB固化剂。
所述天然砂为40-180目的沙子混合而成。
所述有机溶剂为混合有机溶剂,其中包括醋酸丁酯,醋酸乙酯。
所述流平剂为油性有机硅表面助剂。所述流平剂能强烈降低涂料体系的表面张力,增进对底材的润湿性,防止缩孔。其可采用毕克公司(BYK)的BYK310 、BYK344等。
所述催干剂为有机锡类催干剂,其锡含量约18%。
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如毕克公司(BYK)的BYK019 、BYK028等。
所述罩面层涂料主要是起到保护修色层和增加表面光泽的作用,同是也提高了涂层的耐候性,大大延长了涂层的使用周期。其可采用主要成分为纯丙乳液的罩面涂料或其它具有相应功能的透明涂料。比如巴德富(RS系列)等。
本发明另一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涂料的配置及施工方法。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配置及施工方法包括中涂层涂料的配制和施工方法:A、B双组分按质量比8.5-9.5:1的比例混合均匀,静置5-10min然后在平整过的基底上使用;
所述配置和施工方法包括修色层涂料的配制和使用方法:在制漆缸中加入所述有机溶剂,再根据纹理色彩的要求,使用修色层涂料中三种色浆调配出符合要求的颜色,使用时,摇匀之后用羊毛刷根据纹理要求涂刷在中涂层上;
在修色层纸上涂罩面层涂料。
由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制得的产品最显著的特点在于木纹石砂岩的纹理清晰,同时产品还具有质感细腻,真实自然,高耐候、耐腐蚀、耐污浊、环保安全等优点。并且材料成本低,施工简便,装饰性强,物美价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仿棕黄色木纹石砂岩涂料
它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中涂层涂料、修色层涂料和罩面层涂料;
所述中涂层由A、B两组分组成:
所述A组分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星化工涂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星化工涂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7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