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口径便携弯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76607.5 | 申请日: | 2012-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6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嘉奕;杨涛;王东光;徐明;孟祥浩;陈嵩;关卫红;周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 |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 地址: | 12500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口径 便携 弯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的是弯管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口径便携弯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压弯管机是由电动油泵、高压油管、快速接头、工作油缸、柱塞、弯管部件构成。弯制管材时,由电动油泵输出高压油,通过高压油管送入工作油缸内, 高压油推动工作油缸内的柱塞,使柱塞产生推力,再通过弯管部件使管材弯制成形。但是,该弯管机体积庞大,现场安装及操作占用场地大,并且需要给电动油泵配备电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弯管装置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口径便携弯管装置。该弯管装置由定位锁紧机构、导向机构、档位滑道机构、助力机构和旋转机构组合,解决弯管装置使用场地及电源源配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在公共底座上分别安装有定位锁紧机构,导向机构,档位滑道机构,助力机构和旋转机构。
其中,定位锁紧机构:内部安装有夹瓦的导向块和托板通过定位轴和导向块螺母连接在一起,定位块焊接在托板上,穿过丝杠圆孔的加力杆两端分别与螺帽1螺纹连接,将丝杠旋入定位块内;用于锁紧待弯管。
其中,导向机构:导向轮通过导向轴与导向轴螺母安装在公共底座的档位孔内;用于弯管导向。
其中,档位滑道机构:公共底座上设有档位滑道;用于更换档位。
其中,助力机构:齿条与液压千斤顶的顶推端焊接在一起,液压千斤顶另一端通过螺栓、垂直挡板螺母与公共底座的垂直挡板相连接, 液压千斤顶上安装有换向阀手柄,液压千斤顶通过固定卡环、千斤顶固定螺钉固定在公共底座上,齿条安装在公共底座下部的端盖内, 端盖通过多个内六角螺钉固定在公共底座底部,在齿条与端盖贴合处设有四氟乙烯衬垫,并通过衬垫螺钉安装在端盖内;用于减小力矩,增大操作强度。
其中,旋转机构:齿轮轴通过圆柱滚子轴承与公共底座连接, 托板和胎具通过平键安装在齿轮轴上,齿轮轴顶端通过胎具螺母锁紧,齿轮轴的齿轮在端盖内与齿条啮合,托板安装在定位轴的滑道端部,并装有角度指针,在公共底座上刻有角度指示盘;用于弯管角度的确定。
积极效果,本发明使用时不需要电源配置,可以在任何场地进行小口径管材的弯管作业。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适宜作为弯管工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仰视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档位滑道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胎具结构图
图中,1.螺帽,2.加力杆,3.丝杠,4.定位块,5.导向块,6.导向块螺母,7.夹瓦,8.托板,9.定位抽,10.胎具,11.齿轮轴,12.公共底座,13.导向轮,14.导向轴,15.导向轴螺母,16.液压千斤顶,17.固定卡环,18.千斤顶固定螺钉,19.螺栓,20.垂直挡板螺母,21.齿条,22.圆柱滚子轴承,23.端盖,24.内六角螺钉,25.四氟乙烯衬垫,26.衬垫螺钉,27.平键,28.胎具螺母,29.档位滑道,30.垂直挡板,31.角度指示盘,32.角度指针,33.换向阀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公共底座上分别安装有定位锁紧机构,导向机构,档位滑道机构,助力机构和旋转机构。
其中,定位锁紧机构:内部安装有夹瓦7的导向块5和托板8通过定位轴9和导向块螺母6连接在一起,定位块4焊接在托板上,穿过丝杠3圆孔的加力杆2两端分别与螺帽1螺纹连接,将丝杠旋入定位块内;用于锁紧待弯管。
其中,导向机构:导向轮13通过导向轴14与导向轴螺母15安装在公共底座12的档位孔内;用于弯管导向。
其中,档位滑道机构:公共底座上设有档位滑道29;用于更换档位。
其中,助力机构:齿条21与液压千斤顶16的顶推端焊接在一起,液压千斤顶另一端通过螺栓19、垂直挡板螺母20与公共底座的垂直挡板30相连接, 液压千斤顶上安装有换向阀手柄33,液压千斤顶通过固定卡环17、千斤顶固定螺钉18固定在公共底座上,齿条安装在公共底座下部的端盖23内, 端盖通过多个内六角螺钉24固定在公共底座底部,在齿条与端盖贴合处设有四氟乙烯衬垫25,并通过衬垫螺钉26安装在端盖内;用于减小力矩,增大操作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66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膜印刷系统
- 下一篇:支持远程监控的钻录一体化综合仪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