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面瘫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76452.5 | 申请日: | 2012-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7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郑乃智;张彦妹;张苗海;王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P25/02;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李贵兰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面瘫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面瘫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学“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等病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侵袭,以致经气阻滞,气血不和,瘀滞经脉,而导致经络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从而引发种种症状。
面瘫主要症状为突然一侧面肌瘫痪,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面部表情动作消失,说话发音不清,吃饭时漏饭、漏水,额纹消失,不能做皱眉、皱额、鼓腮、示齿和吹口哨等动作,鼻唇沟变浅。患者闭眼时,患侧眼球转向外上方,常露出白色巩膜。
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这种病的药物大体分为三类:抗病毒药、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等。由于面瘫本身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这些药物靶点不清,作用有限,且疗效单一,有效率低,愈后易复发,某些药物副作用突出。
中医临床上多采取辩证施治的治疗方法,常用有各种加减治疗面瘫方剂、胶囊、治疗面瘫药膏外敷或用其他方剂加减、针灸治疗,这些方法存在着疗程长、见效慢、效果不明显的缺点,针灸治疗对治疗场所、时间有一定的限制且有一定痛苦等缺点,难被患者所认可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面瘫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药物组合物的新用途。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黄芪15-50重量份、桂枝4-12重量份、防风4-10重量份、白芷8-15重量份、川芎6-12重量份、赤芍12-18重量份、川牛膝8-15重量份、姜半夏4-10重量份、丝瓜络8-15重量份、天麻3-9重量份、三七3-9重量份、地龙10-15重量份、蜈蚣3-9重量份、僵蚕4-12重量份、鸡血藤15-25重量份、大青叶8-20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黄芪30重量份、桂枝6重量份、防风6重量份、白芷10重量份、川芎10重量份、赤芍15重量份、川牛膝10重量份、姜半夏6重量份、丝瓜络10重量份、天麻6重量份、三七6重量份、地龙12重量份、蜈蚣6重量份、僵蚕6重量份、鸡血藤20重量份、大青叶12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黄芪20重量份、桂枝8重量份、防风9重量份、白芷10重量份、川芎7重量份、赤芍15重量份、川牛膝12重量份、姜半夏7重量份、丝瓜络8重量份、天麻5重量份、三七9重量份、地龙13重量份、蜈蚣4重量份、僵蚕8重量份、鸡血藤24重量份、大青叶13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黄芪45重量份、桂枝5重量份、防风7重量份、白芷14重量份、川芎7重量份、赤芍16重量份、川牛膝11重量份、姜半夏5重量份、丝瓜络10重量份、天麻8重量份、三七4重量份、地龙11重量份、蜈蚣8重量份、僵蚕5重量份、鸡血藤18重量份、大青叶18重量份。
按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原料药组成秤取各味原料药,先将黄芪、桂枝、防风、白芷、川芎、赤芍、川牛膝、姜半夏、鸡血藤、天麻、大青叶、丝瓜络加13-17倍重量的水煎2.5-3.5小时,过滤离心去渣,浓缩成清膏,再将三七、地龙、蜈蚣、僵蚕干燥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清膏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片剂、胶囊剂、散剂、丸剂、颗粒剂、膏剂或口服液体制剂。
优选地,按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原料药组成秤取各味原料药,先将黄芪、桂枝、防风、白芷、川芎、赤芍、川牛膝、姜半夏、鸡血藤、天麻、大青叶、丝瓜络加15倍重量的水煎3小时,过滤离心去渣,浓缩成清膏,再将三七、地龙、蜈蚣、僵蚕干燥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清膏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片剂、胶囊剂、散剂、丸剂、颗粒剂、膏剂或口服液体制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原料药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缓释制剂、速释制剂或控释制剂。
本发明所选用中草药的药性及药理分别为:
黄芪:甘、微温。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
桂枝:辛、甘。温。发汗解表,温经止痛,助阳化气。
防风:辛、甘,微温。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白芷:辛、性温。祛风,燥湿,消肿,止痛。
天麻:甘、平。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川芎:辛、温、香燥。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开郁燥湿。
赤芍:苦、微寒。行瘀,止痛,凉血,消肿。
三七:甘、微苦、微温。止血散瘀,消肿定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未经青岛市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64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薯麻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鳖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