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轮助走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6144.2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密佳信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3/02 | 分类号: | B60S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轮 助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助走器。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我国城乡居民广泛使用的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之一。电动自行车的前后轮上皆装有充气的轮胎,在路上行驶时车轮上的轮胎被扎破后,轮胎变扁导致自行车不能正常骑行,需要对轮胎进行修补,一般不能就地修补,需要推行一段距离后去修补自行车胎,推行过程费时费力,并且损坏的轮胎在滚动过程中继续受到挤压,会增加轮胎的损坏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轮助走器,当轮胎受损时可使用该助走器,推行自行车时省力省时,也不会增加轮胎的损坏程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如下结构的车轮助走器:该助走器具有底座,底座为一个由四边组成的框架体,框架体的前端装有前轮、后端装有后轮,框架体上部设有轮胎固定器。
采用上述结构后,当车轮上的轮胎被扎破时,可将车轮抬起并将车轮放置在底座上,即将车轮放在框架体上,骑行者推行该自行车时,通过框架体上安装的前轮和后轮转动来实现自行车的前进,因而推行相当省力,并且由于损坏后的轮胎处于框架体上不再转动,因而也不会增加轮胎的损坏程度。而且轮胎用轮胎固定器进行固定,当道路路况较差时,轮胎不会发生跳动,更好的保护轮胎。
所述轮胎固定器为一端固定在框架体的一侧、另一端可开合的连接在框架体相对侧的束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所述束带为两条,其对称设置在框架体上,框架体上设有用于将其开合端固定的挂钩。
所述框架体由两横边和两竖边组成,位于后端的横边上固装有支撑板,所述后轮固装在支撑板上,两竖边的前端两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前轮。
所述后轮为转动连接在支撑板下方的万向轮,可以方便的进行转向。
所述两竖边分别由前后两段组成,前段竖边和后段竖边的底部铰接,可将本发明折叠起来,便于存放和携带。
所述两横边的内侧壁上分别固接有倾斜设置的托轮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车轮助走器,其有底座1,底座1为一个由四边组成的框架体,框架体上部设有轮胎固定器。框架体由两横边和两竖边组成,两竖边分别由前后两段组成,前段竖边和后段竖边的底部通过合页5铰接在一起,位于后端的横边上固装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下方装有后轮3,后轮3为万向轮,万向轮的结构及其与支撑板4的连接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两竖边的前端两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前轮2。两横边的内侧壁上分别固接有倾斜设置的托轮板6,托轮板6固装在横边内侧壁的一端高于其内伸端。
轮胎固定器为一端固定在框架体的一侧、另一端可开合的连接在框架体相对侧的束带7。束带7为两条,其对称设置在框架体的长度方向两端,框架体上设有用于将其开合端固定的挂钩8。使用时将束带拉紧然后将其开合端缠绕在挂钩上,实现对轮胎的固定。轮胎固定器还可为其他类似结构。
本发明使用过程如下:当车轮轮胎扎胎后,可将车轮放置在框架体上,用束带将轮胎固定,车轮恰好搁置在两托轮板6上,此时前轮2和后轮3着地,骑行者可继续推行自行车,以防止轮胎继续滚动而受到进一步的损坏,如果为电动自行车的前轮胎扎胎,使用本发明后可继续骑行,如果是后轮胎扎胎,可以推行;当不使用时,可沿合页5使两竖边向图1所示方向中向下折叠,减小本发明的占用面积,便于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密佳信交通器材有限公司,未经高密佳信交通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61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