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保护套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5810.0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0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周顺勇;庄明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万佳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11/24 | 分类号: | A45C11/24;H04M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贺红星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套。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120413160.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机保护套,其由底盖和与底盖配合的套体构成,所述套体实际上仅仅是包围手机四个侧面的侧围。使用时,该手机保护套从手机的背面套入,套入的过程中,容易把手机正面的保护膜掀起并脱落,而且,该手机保护套仅仅能对手机的背面及侧面进行保护,不能对手机的正面进行保护,达不到全方位保护手机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手机保护套,其能解决目前的手机保护套不能对手机进行全方位保护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机保护套,其用于套装在一平板式触控手机上,其包括一用于保护平板式触控手机背面的底盖和一套体;所述套体由一用于保护平板式触控手机正面的护板和一用于保护平板式触控手机的四个侧面的侧围连接构成,所述护板上开设有用于露出平板式触控手机正面的触摸屏的窗口,所述窗口上覆盖有用于保护平板式触控手机的触摸屏的保护膜;所述底盖为一板状结构,所述底盖与所述套体的侧围卡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侧围的顶缘向内延伸出一卡槽底板,所述卡槽底板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底盖的周缘上设有卡子,所述卡子与所述卡槽匹配安装。
优选的,为了提高保护膜与套体的结合力以及避免保护膜产生气泡,所述保护膜采用模内装饰工艺与护板连接,以覆盖所述窗口。
优选的,为了保证散热效果,所述底盖为金属片或塑胶片。所述金属片相当于散热片。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片上设有由多个菱形或圆形或六角形或长条形或三角形或球形的散热槽连接构成的散热结构,有效的增加散热面积,避免长时间使用而发烫。
优选的,所述底盖上开设有用于露出平板式触控手机背面的摄像头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有喇叭状反光环。
优选的,所述护板上还开设有用于露出平板式触控手机正面的摄像头的第二通孔。进一步的,第二通孔处制有喇叭状反光环,使照相有聚光的效果,照片更清晰。
优选的,所述护板上还开设有用于露出平板式触控手机正面的喇叭的第三通孔。
优选的,所述侧围上还开设有用于露出平板式触控手机侧面的音频插孔、收音头、USB插口的第四通孔。
优选的,所述侧围上还设有用于按压平板式触控手机侧面的功能键的凸块。
优选的,所述套体为软胶套体。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对手机进行正面、背面、侧面的全方位保护,有效防止手机滑落碰撞而产生的碎裂及划痕。
2、 在手机背面采用了金属片进行散热,快速、有效地向外界传递手机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的热量,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
3、 自带保护膜,省去找专业人员贴保护膜的烦恼,而且,保护膜采用了IMD工艺(In-Mold Decoration,模内装饰工艺)与套体结合,结合力强,不会脱落,更不会产生气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手机保护套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手机保护套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手机保护套的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手机保护套的的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手机保护套的安装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手机保护套的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手机保护套的金属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护板;11、第三通孔;12、第五通孔;13、第四通孔;14、第二通孔;2、侧围;21、凸块;22、卡槽底板;221、卡槽;3、窗口;4、保护膜;5、底盖;51、第一通孔;52、周缘;521、卡子;100、平板式触控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万佳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万佳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58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惯阻式吸振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负压气流消失模的节能增效铸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