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铝基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5534.8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3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童蓉;杨发达;李士成;王虹;岳风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优宝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0 | 分类号: | C10M169/00;C10N30/06;C10N30/10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欣律师事务所 44221 | 代理人: | 李瑛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润滑脂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铝基润滑脂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含钨化合物的高温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铝基润滑脂具有滴点高、抗氧化性好的优点,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耐高温润滑脂。同时,具有优异的高温可逆性,能在极限高温状态下短暂使用而不改变润滑脂的性能,并且泵送性好,具有良好的抗水性,尤其适用于集中润滑的需要。因此,复合铝基润滑脂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其极压抗磨性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复合铝基润滑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高温承载能力、减摩抗磨性能及抗氧化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复合铝基润滑脂组合物,包括:
由重量百分比为80~95%的基础油与5~20%的复合铝基稠化剂组成的基础润滑脂组合物;基于基础润滑脂组合物总重量0.1-5%的纳米二硫化钨(WS2)、0.1-5%的油溶性有机钨化合物、0.5-2%的抗氧防腐剂。
所述基础油为加氢精制矿物油、聚α烯烃、酯类油、硅油的一种或混合物,40℃时的粘度为40~500mm2/s。
所述复合铝皂稠化剂由芳香酸、脂肪酸和异丙醇铝三聚体反应生成。所述芳香酸为苯甲酸或邻苯二甲酸的一种或混合物,优选苯甲酸。
所述脂肪酸为油酸、硬脂酸或十二羟基硬脂酸的一种或混合物,优选硬脂酸。
所述复合铝皂稠化剂有机酸总酸基与铝基的摩尔比例为1.8:1~2.1:1;制备复合铝皂稠化剂的芳香酸与脂肪酸的摩尔比为0.7:1~1.1:1。
所述纳米WS2的粒径大小为50~200nm。
所述油溶性有机钨化合物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钨(W-SPN)、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化合物(W-DTC)的一种或混合物。
所述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钨(W-SPN)选自下列有机钨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二异丙基二硫代磷酸钨、二异丁基二硫代磷酸钨、单或二仲丁基二硫代磷酸钨、单或二仲戊基二硫代磷酸钨、单或二-4-甲基-2-戊基二硫代磷酸钨,二庚基酚二硫代磷酸钨、二辛基二硫代磷酸钨、二壬基二硫代磷酸钨和二异癸基二硫代磷酸钨。
所述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化合物(W-DTC)选自下列有机钨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二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二己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二辛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二癸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二-十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二(丁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氧基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氧基二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氧基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氧基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氧基二己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
所述抗氧防腐剂为烷基化二苯胺、苯基-α-萘胺、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酚、苯并三氮唑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使用上述材料组合发明的高温润滑脂,其制备工艺如下:
(1)将芳香酸和脂肪酸与75~90wt%基础油混合并升温,使酸溶解,加热至90~110℃,加入异丙醇铝三聚体,搅拌反应5~60分钟,加热至180~210℃,保温搅拌10~90分钟,加入剩余10~25wt%基础油,循环降温,制成基础润滑脂:
(2)加入基于基础润滑脂组合物总重量0.1-5%的纳米WS2、0.1-5%的油溶性有机钨、0.5-2%的抗氧防腐剂,混合搅拌均匀,研磨,脱气处理后即得所述润滑脂。
本发明中减少了WS2固体润滑剂的相对使用量,增加了纳米WS2和油溶性有机钨化合物,获得了在摩擦和磨损特性、高温承载能力及抗氧化性能等方面优异的润滑脂。
基于润滑脂组合物总量,若纳米WS2和油溶性有机钨分别加入量少于0。1%,不能获得很好的抗磨减摩效果;分别加入量超过5%,抗磨减摩效果看不出得到进一步提高。纳米WS2和油溶性有机钨分别以0.5~3%的量加入到本发明的润滑脂组合物中,则效果更好。
将纳米WS2与油溶性有机钨加入到复合铝基润滑脂中,不仅表现出优良的极压抗磨性能,还能提高润滑脂的高温承载性能及抗氧化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优宝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优宝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55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腔数码管反射盖
- 下一篇:一种超微贴片数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