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多层结构的VC/Ni增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5085.7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5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峰;周小军;李艳玲;张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32B15/04 | 分类号: | B32B15/04;B32B9/04;C23C14/35;C23C14/14;C23C14/06;C23C14/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刘诚午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多层 结构 vc ni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多层结构的VC/Ni增韧涂层,其特征在于,由VC层和Ni层交替沉积而成,相邻的一层VC层和一层Ni层构成一个双层周期层,每个双层周期层的厚度为1~88nm,每个双层周期层中VC层与Ni层的厚度比为1.0~3.0:1,纳米多层结构的VC/Ni增韧涂层的总厚度为1~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多层结构的VC/Ni增韧涂层,其特征在于,每个双层周期层的厚度为3~6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多层结构的VC/Ni增韧涂层,其特征在于,每个双层周期层的厚度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多层结构的VC/Ni增韧涂层,其特征在于,每个双层周期层的厚度为6~25nm,每个双层周期层中VC层与Ni层的厚度比为2.0~3.0:1,且每个双层周期层的厚度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纳米多层结构的VC/Ni增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VC靶和Ni靶分别安装在中频阴极上,靶面垂直于旋转工作台,基体安装在旋转工作台上,通过调节旋转工作台的转速和靶的溅射功率,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对基体进行沉积,得到纳米多层结构的VC/Ni增韧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多层结构的VC/Ni增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前,真空室的本底压强小于等于5×10-5Pa。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多层结构的VC/Ni增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时,沉积温度为200℃~400℃,沉积压力为0.3Pa~1.0Pa。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多层结构的VC/Ni增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时,VC靶溅射功率密度为4.0~6.5W/cm2,Ni靶溅射功率密度为0.5~0.9W/cm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多层结构的VC/Ni增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时,所述的旋转工作台的转速为0.5~4转/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50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丝网印刷机用防粘回墨刀
- 下一篇:丙烯酸泄爆罐尾气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