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4936.6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2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吕奇明;黄月娟;曾美榕;谢孟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L51/52 | 分类号: | H01L51/52;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更特别涉及其基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先进国家照明用电占全电力消耗量的15~25%,为了节能减碳及产业上更轻、更薄、及更低成本的照明需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照明光源已被视为下世代的新照明光源。与其它的光源相比,OLED照明的优势为平面的固态光源、响应速度快、可调光、可制作成透明光源、且光源的外型可塑性强。现有的OLED元件是由阴极层、有机材料层、透明电极层、与基板以层状迭合的结构,当有机层所发生的光通过这些膜层到外部时,由于各个界面的折射率不匹配,光因光波导路的作用,而被反射回基板、透明电极层、或有机层内,或经多次反射后放射出基板,但其放光强度衰退甚至消失。综上所述,如何改善光取出效率是目前极需开发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柔性基板,其中柔性基板具有表面,且表面为凹凸结构;第一电极,位于柔性基板上;有机发光层,位于第一电极上;以及第二电极,位于有机发光层上,其中柔性基板包括聚酰亚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示意图;以及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0~柔性基板;
11~第一电极;
13~有机发光层;
15~第二电极;
100~有机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100如图1所示,包括柔性基板10、位于柔性基板10上的第一电极11、位于第一电极11上的有机发光层13、与位于有机发光层13上的第二电极15。一般而言,第一电极11为透明材质如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铝锌氧化物(aluminum zinc oxide,AZO)、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镉锡氧化物(cadmium tin oxide,CTO)、或其他类似物。第二电极15为具反射功能的材质如钛、钽、钼、铝、钕、金、银、铜、或类似物。有机发光层13的颜色取决于有机发光层13中掺杂物与主体材料的组合。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有机发光层13的主体材料为金属络合物如三(八羟基喹啉基)铝络合物(Tris(8-hydroxy quinoline)aluminum(III),简称Alq3),掺杂物为有机分子如红光掺杂物4-(二氰亚甲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4-基-乙烯基-4H-哌喃(4-(Dicyanomethylene)-2-tert-butyl-6-(1,1,7,7-tetramethyljulolidin-4-yl-vinyl)-4H-pyran,简称DCJTB);绿光掺杂物10-(2-苯并噻唑基)-2,3,6,7-四氢-1,1,7,7-四甲基-1H,5H,11H-(1)苯并吡喃(6,7-8-I,j)喹嗪-11-酮(10-(2-Benzothiazolyl)-2,3,6,7-tetrahydro-1,1,7,7-tetramethyl-1H,5H,11H-(1)benzopyrano(6,7-8-I,j)quinolizin-11-one,简称C545T);或蓝光掺杂物如4,4’-双(2,2’-二苯基乙烯基)-1,1’-联苯(4,4’-bis(2,2’-diphenylvinyl)-1,1’-biphenyl,简称DPVBi)或螺4,4’-双(2,2’-二苯基乙烯基)-1,1’-联苯(简称spiro-DPVBi)。另一方面,有机发光层13的主体材料可采用有机分子,包括蒽系化合物如2-甲基-9,10-二(2-萘基)蒽(2-methyl-9,10-di(2-naphthyl)anthracene,简称MADN)或咔唑系化合物如4,4’-双(咔唑-9-基)联苯(4,4'-bis(carbazole-9-yl)-biphenyl,简称CBP)、N,N’-二咔唑基-3,5-苯(N,N-'-dicarbazolyl-3,5-benzene,简称mCP)、或三(咔唑-9-基)苯(Tris(carbazol-9-yl)benzene,简称tCP)。此时对应的掺杂物则为金属掺杂物,包括应用于红光之铱(Ir)络合物如双(1-苯基异喹啉)乙酰丙酮基铱络合物(bis(1-phenylisoquinoline)acetylacetonate iridium,简称PlQIr(acac))、双(2-苯基喹啉-N,C2)乙酰丙酮基铱(III)络合物(bis(2-phenylquinolyl-N,C2)acetylacetonate iridium(III),简称PQIr(acac))、或双(2-苯基喹啉-N,C2’)乙酰丙酮基铱(III)络合物(bis(2-phenyl quinolyl-N,C2′)acetylacetonate iridium(III),简称PQIr);或Pt络合物如八乙基紫质铂络合物(Platinum octaethylporphine,简称PtOEP)。应用于绿光之Ir络合物如三[2-(2-吡啶基)苯基-C,N]-铱络合物(Tris[2-(2-pyridinyl)phenyl-C,N]-iridium,简称Ir(ppy)3)。有机发光层13与正极(如第一电极11或第二电极15)之间可夹设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或其他层状物,而有机发光层13与负极(如第一电极11或第二电极15)之间可夹设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或其他层状物,以进一步增加有机发光二极管100的发光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49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进行驻车追尾防护的汽车和驻车追尾防护方法
- 下一篇:配线电路的形成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