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OSPF网络中的路由器及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4378.3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3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昌峰;吴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15 | 分类号: | H04L12/715;H04L12/721;H04L12/7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郑红娟;宋志强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ospf 网络 中的 路由器 及其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网络中的路由器的处理方法,所述OSPF网络中包括:多个区域,一个区域中包括:多个管理单元,所述方法应用于传输边界路由器TBR,该TBR连接第一管理单元和第二管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管理单元的新链路状态公告LSA,其中,新LSA中包含有:原LSA和用于描述拓扑信息的拓扑LSA,所述原LSA是路由器LSA或网络LSA;
将新LSA中包含的原LSA和拓扑LSA保存到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并建立该原LSA与该拓扑LSA之间的关联关系;
当要向第二管理单元发送LSA时,针对LSDB中的每一个原LSA,判断该原LSA是否具有相关联的拓扑LSA,若具有相关联的拓扑LSA,则仅将与该原LSA相关联的拓扑LSA发送给第二管理单元,其中,第二管理单元与第一管理单元属于同一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要向第二管理单元发布LSA之前,还包括:
当要向第二管理单元发送LSA摘要时,针对LSDB中的每一个原LSA,判断该原LSA是否具有相关联的拓扑LSA,若具有相关联的拓扑LSA,则仅将与该原LSA相关联的拓扑LSA的摘要添加到要发送的LSA摘要中。
3.一种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网络中的路由器的处理方法,所述OSPF网络中包括:多个区域,一个区域中包括:多个管理单元,所述方法应用于一个管理单元中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与直连的邻居路由器建立了邻接关系之后,产生包含有路由器LSA和第一拓扑LSA的新LSA;
其中,第一拓扑LSA用于描述本路由器的拓扑信息和环回口路由,第一拓扑LSA中包括:本路由器连接的各个链路Link的信息,每一个Link的信息中包括:Link标识ID、Link数据Data和TL标识位,其中:
当一个Link所属的网段为广播网络时,该Link的Link ID是该网段中的指定路由器DR的路由器ID,当该Link所属的网段为点到点P2P网络时,Link ID是该Link连接的两个路由器中ID较小的路由器的路由器ID,Link Data是该网段的网络标识ID;
TL标识位用于表示该Link是否是传输Link,当TL标识位的值等于第一值时,表示该Link是传输Link,当TL标识位的值等于第二值时,表示该Link不是传输Link,其中,传输Link是指TBR连接第一管理单元的Link;
当一个Link为环回口时,该Link的Link ID是该环回口的地址,Link Data是该环回口对应的掩码地址,TL标识位的值置为第二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本路由器是一个网段中的DR,则在与直连的邻居路由器建立了邻接关系之后,产生包含有网络LSA和第二拓扑LSA的新LSA,其中,第二拓扑LSA用于描述本网段的拓扑信息,第二拓扑LSA中包括:本网段的网络I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握手Hello报文,其中,该Hello报文中携带有本路由器为所属的第一网段分配的第一网络ID;
在接收直连的邻居路由器发来的Hello报文之后,建立与该邻居路由器之间的邻接关系,其中,该Hello报文中携带有该邻居路由器为所属的第一网段分配的第二网络ID;
若第一网段是广播网络,则在本路由器是第一网段中的DR时,确定第一网段的网络ID是第一网络ID,在该邻居路由器是第一网段中的DR时,确定第一网段的网络ID是第二网络ID;
若第一网段是P2P网络,则在本路由器的路由器ID小于该邻居路由器的路由器ID时,确定第一网段的网络ID是第一网络ID,在本路由器的路由器ID大于该邻居路由器的路由器ID时,确定第一网段的网络ID是第二网络I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437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