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凝棉器的集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4337.4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0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萍 |
主分类号: | D01G9/14 | 分类号: | D01G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棉器 集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凝棉器的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凝棉器的集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凝棉器都具有出杂功能,凝棉器可在工作过程中,分离出一小部分的杂质,使生存出来的棉的产率有所提高。但就市场上的凝棉器,除杂效率低,而且不能做到除尘的功能,虽然生产出来的棉的产率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凝棉器的集尘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凝棉器的集尘装置,所述集尘装置为容器,所述集尘装置安置于凝棉器排出管上设有的开口处。
所述凝棉器输出管上设有数个开口。
所述输出管的开口与无上下底面的套的上底面焊接。
所述容器为布袋。
所述布袋底面是可打开的。
所述布袋底面的开口用连接装置连接。
所述布袋的开口与无上下底面的套的下底面相连接。
所述连接装置采用绳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集尘装置与凝棉器输出管的设置,可除去从凝棉器输出棉的杂质与尘,使生产出来的棉的产率大大提高。为了让集尘装置的利用率更为显著和除尘的方便,该集尘装置设为底面可打开的布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凝棉器;2为输出管;3为套;4为集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使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凝棉器的集尘装置,集尘装置4为容器,集尘装置4安置于凝棉器1输出管2上设有的开口处。这样就可以利用集尘装置4与凝棉器1输出管2的设置,除去从凝棉器1输出棉的杂质与尘,使生产出来的棉的产率大大提高。集尘装置4与凝棉器1输出管2的具体设置为,在凝棉器1输出管2上设有数个开口,将输出管2的开口与无上下底面的套3的上底面焊接,无上下底面的套3的下底面与集尘装置4连接,具体连接可以考虑为用绳子将集尘装置4捆绑在无上下底面的套3上。当凝棉器1利用风机抽风吸入从后方机台输出的原棉或化纤、各类混纺原料时,棉会在风机抽出的风的作用下,进入凝棉器1的输出管2,当棉经过输出管2的开口处,会因重量的差异,杂质会落入集尘装置4,而尘会在风的作用下,一部分会随杂质落入集尘装置4,此时棉会顺着输出管2进入下一个工序。而棉与杂尘的分离效率也是与棉的流量有关,棉的流量越大,所生产出来的棉的产率也会月高。
本发明为了让集尘装置4的利用率更为显著和除尘的方便,将集尘装置4设为底面可打开的布袋,这样当集尘装置4中的杂与尘达到一定量时,可从布袋的底面开口处将杂与尘倒出来,这样既起到了卸载杂与尘的方便,又能使集成装置4重复使用。而且将集尘装置4设为布袋,相比较其他材料的容器,袋状容器具有轻便,易拆卸清洗等优点。布袋的底面开口的连接装置优先考虑用绳子将开口捆绑,也可采用其他连接装置,比如拉链等。
本使用新型利用集尘装置4与凝棉器1输出管的设置,可除去从凝棉器1输出棉的杂质与尘,使生产出来的棉的产率大大提高。为了让集尘装置4的利用率更为显著和除尘的方便,该集尘装置4设为底面可打开的布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萍,未经李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43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