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浮动车技术的城市高架桥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3984.3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0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朱铨;廖律超;蒋新华;邹复民;赖宏图;方卫东;刘林;杨俊鹏;陈培淇;林家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42;G08G1/04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浮动 车技 城市 高架桥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浮动车技术的城市高架桥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发展后交通拥挤,建筑物密集,而街道又难以拓宽,由此产生了穿越城区高架桥,提高了运输效率,但是以目前基于浮动车技术判断双层城市交通的堵塞状况往往不能准确地区分出高架桥桥面和交通主干道的实时路况信息。目前在公众出行等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中,这些信息往往只能根据出行者本人的经验,实现一定程度的高架桥信息识别,尚没有有效的方法提供动态的识别高架桥信息服务。而且,城市道路图层高架桥的添加仍然需要由测绘部门和交通部门进行实地探测后,再统一发布更新交通图层。该方法不仅更新周期长而且更新成本高,无法实现城市高架桥动态更新。为此在基于浮动车技术上,本文提供一种城市高架桥的自动识别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浮动车技术的城市高架桥识别方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无法自动识别高架桥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捷、可靠的交通信息服务。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浮动车技术的城市高架桥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利用浮动车车载信息终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定期采集行车信息,即车辆编号、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并通过移动蜂窝通信技术传送到数据中心;
步骤20、数据中心获取车辆位置信息所属的路段,并将行车信息存储到行车路段数据库中各路段对应位置;
步骤30、数据中心按路段并以该路段行车信息中的速度为速度值样本进行统计分析,若速度变量服从正态分布,且速度变量呈两个不同参数的正态分布且两个正态分布的期望的差值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则可判断该路段为高架桥路段并将此高架桥路段加入高架桥路段集;
步骤40、数据中心将高架桥路段集合进行拟合得到一条完整高架桥信息,从而实现高架桥的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进一步包括:
利用浮动车车载信息终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以一固定时间周期T采集车辆编号u、位置l、速度v、和时间t,得到行车数据序列xi=<ui,li,vi,ti>,将采集的行车数据序列xi通过移动蜂窝通信技术发送到数据中心,其中i为行车数据序列x的编号。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0进一步包括:
步骤21、数据中心从行车数据序列xi中提取出位置信息li与GIS系统进行匹配,得到行车数据序列xi所属的路段rs,其中s为路段编号;
GIS系统中对行驶道路分段得到路段集R,R表示为R={r1,r2,...,rs,...};
步骤22、数据中心将同一路段的行车数据序列xi归为一路段行车数据集合Ps,并存储到路段行车数据库D中,Ps表示为Ps={x1,x2,...,xi,...}。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0进一步包括:
步骤31、从所述的路段行车数据库D的路段行车数据集合Ps中依次提取该路段行车数据序列xi,首次提取时s=1,并把行车数据序列加入到集合W,所述的集合W可表示为W={x1,x2,...,xi,...};
步骤32、从步骤31的集合W中依次提取行车数据序列xi,首次提取时i=1,并从行车数据序列xi中提取速度vi构成路段速度集Vs,所述的Vs可表示为Vs={v1,v2,...,vi,...},其中vi表示从行车数据序列xi中提取的速度,然后执行i++;
步骤33、判断xj是否为集合W的最后一条记录,若否,则返回步骤32,若是,则执行步骤34,并清空集合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3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量滴定管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曲轴位置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