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叶香芽苗菜的培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3443.0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6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欧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燕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刘梅芳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叶香芽苗菜 培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叶香的培植,具体是一种三叶香芽苗菜的培植方法。
背景技术
三叶香是优质豆科植物,茎叶细软,叶量丰富,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既可饲养牲畜,又可饲喂草食性鱼类。三叶香的食用方法很多,可凉拌,也可作为配料食用。三叶香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用于感冒、咳嗽、压痛、咽喉炎、急性肾炎、风湿肿痛、刀伤出血等症状。但是,传统方法培植三叶香芽苗菜是在自然气候条件下生长,产量低,质量差,更无法满足市场周年供应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公开一种三叶香芽苗菜的培植方法,该方法可以四季生产三叶香芽苗,而且产量高、品质好,生长周期短,原胚胎营养,绿色无公害。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三叶香芽苗菜的培植方法,包括选种、浸种、催芽、光照管理、温度管理、湿度管理、采收步骤,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
(1) 置于光、温、湿智能化控制的种植大棚内培育;
(2) 浸种温度为24-26℃,浸种时间4—6小时;
(3) 浸种后的种子均匀撒播在垫有白纸的育苗盘上,并将育苗盘置于育苗床架的隔层架中;
(4) 光照管理:在大棚内无光区培育5天,弱光区培育3天,强光区培育1天,在芽苗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常倒盘:一是每层调换,二是360度转换方向,以保证芽苗生长过程中接受到均匀的光照;
(5) 温度管理:在无光区和弱光区培育时温度均控制在20—22℃,在强光区培育时温度控制在22—25℃;
(6) 湿度管理:芽苗培育期湿度应保持在78-82%。
所述的光照管理、温度管理、湿度管理由大棚内的智能化控制机构控制。该装置包括感应机构、控制机构和执行机构,控制机构分别与感应机构和执行机构连接,其中:
所述的感应机构由设置在大棚内的芽苗床架上的数据采集器和与数据采集器连接的光照感应器、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构成;
所述的控制机构由含有程序软件的智能芯片、指令输入模块和指令输出模块及控制箱组成,指令输入模块和指令输出模块与智能芯片连接,控制箱与指令输出模块连接;
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设置在大棚顶部的太阳能灯、遮阳网、喷淋器;设置在大棚侧面的水帘和风扇;设置在育苗床架上的加热板、喷雾器等,执行机构与控制箱连接。
本发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是:感应机构将大棚内的光照、温度、湿度信号参数传给控制机构,智能芯片将其于内存储的标准参数相对照,当参数达不到标准参数的要求时,则由指令输出模块发送指令到控制箱,由控制箱控制执行机构进行加温、降温、加湿或遮光等工作。
本发明培育三叶香芽苗菜的工艺参数由智能化控制机构控制,能为三叶香芽苗菜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三叶香芽苗菜品质好、产量高,生长周期短,原胚胎营养,绿色无公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三叶香芽苗菜的培植方法,包括选种、浸种、催芽、光照管理、温度管理、湿度管理、采收步骤,具体是:
(1) 设置一个封闭式自动化控制的种植大棚,棚体内设有播种区、无光区、弱光区和强光区,大棚内的光照管理、温度管理、湿度管理由设置在大棚内的智能化控制机构控制;
(2) 在浸种温度为25℃下浸种5小时;
(3) 光照管理:在无光区培育5天,在弱光区培育3天,在强光区培育1天,在芽苗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常倒盘:一是每层调换,二是360度转换方向,以保证芽苗生长过程中接受到均匀的光照,所述弱光区的光照指数为60-70勒克斯,强光区的光照指数≥80勒克斯;
(4) 温度管理:芽苗培育期温度控制在20—25℃;
(5) 湿度管理:芽苗培育期湿度应保持在78-82%。
参照图1,步骤1中所述的智能化控制机构包括感应机构2、控制机构1和执行机构3,控制机构1分别与感应机构2和执行机构3连接,其中:
感应机构2由设置在大棚内的芽苗床架上的数据采集器2-1和与数据采集器2-1相连的光照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构成;
控制机构1由含有程序软件的智能芯片1-1、指令输入模块/指令输出模块1-2和控制箱1-3组成,指令输入模块/指令输出模块1-2与智能芯片1-1连接,控制箱1-3与指令输出模块1-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燕,未经欧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3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接线盒防水装置
- 下一篇:对包含几何学管数据的样品管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