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73389.X | 申请日: | 2012-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9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斗良;陈开建;张履国;杨秀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8/08 | 分类号: | B02C18/08;B02C18/18;B02C18/24 |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林九如 |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绵 破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
背景技术
目前海绵钛的破碎主要采用剪切式破碎机,如专利CN200510003179.7公开的挤压剪切式破碎机,该破碎机是利用旋转刀片与固定刀片组合对海绵钛进行破碎,但在破碎过程该设备由于旋转刀片及固定刀片与金属海绵钛之间的挤压、摩擦,易使破碎设备的温度升高,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海绵钛产品中杂质氧含量易升高,产品外观易发黄,且该设备破碎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解决了破碎过程中海绵钛外观产品发黄、破碎增氧等问题,且破碎效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主要由底座、机体、驱动轴、齿轮、内衬板、旋转轴、主刀片、副刀片等组成,机体由支撑板、侧板及内衬板组成并设置于底座上,底座上开有出料口,加料口设置于机体上方,旋转轴通过设在支撑板上的旋转轴承设置在机体内,旋转轴通过齿轮与驱动轴联结,驱动轴通过设置在支撑板上的驱动轴承设置在支撑板上,驱动轴的另一端与电机联结,每一根旋转轴上间隔设置主刀片和副刀片,在主刀片、副刀片圆周上的刀齿按渐开线分布,主刀片与副刀片间隔布置,副刀片的直径比主刀片的直径小,一根旋转轴上的各主刀片均与另一根旋转轴上的各副刀片相对应。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破碎力大,效率高,破碎时间短,劳动强度低,产品不易发黄,破碎粒度易控制,特别适用于自动化的破碎连续生产线。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俯剖视意图;
图2 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主刀片视意图;
图中:1-底座、2-驱动轴、3-驱动轴承、4-齿轮,5-侧板、6-旋转轴、7-旋转轴承,8-主刀片,9-副刀片,10-支撑板,11-内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主要由底座1、机体、驱动轴2、齿轮4、内衬板11、旋转轴6、主刀片8、副刀片9等组成,机体由支撑板10、侧板5及内衬板11组成并设置于底座1上,底座1上开有出料口,加料口设置于机体上方,旋转轴6通过设在支撑板10上的旋转轴承7设置在机体内,旋转轴6通过齿轮4与驱动轴2联结,驱动轴2通过设置在支撑板10上的驱动轴承3设置在支撑板10上,驱动轴2的另一端与电机联结,每一根旋转轴6上间隔设置主刀片8和副刀片9,在主刀片8、副刀片9圆周上的刀齿按渐开线分布,副刀片9的直径比主刀片8的直径小,一根旋转轴6上的各主刀片8均与另一根旋转轴6上的各副刀片9相对应。
本发明在使用时,由机体上方的加料口加入待破碎的海绵钛,两根旋转轴6均向出料口方向转动,利用两根据旋转轴6之间的主刀片8和副刀片9将海绵钛破碎为所需粒度,并经底座上的出料口排出收集,本装置由于采用了对辊式破碎方式,增长了破碎力,减少了破碎时间,因此,能减少海绵钛因破碎发黄现象和破碎过程增氧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33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老年人跌倒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硅片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