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多种药物的生物可降解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1960.4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0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旺;王燕芬;张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昕力医疗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31/16 | 分类号: | A61L31/16;A61L31/18;A61L31/08;A61L31/14;A61L31/04;A61L31/06;A61L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种 药物 生物 降解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材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单一涂层的生物可降解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其特征在于在支架主体表面有一层功能涂层。
技术背景
作为治疗人体内管腔狭窄的重要手段,支架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血管支架为例,治疗过程中,支架被导管输送到病变(狭窄)的血管,然后以球囊扩张或者自膨胀的方式,将支架直径变大,撑开狭窄部位。
目前广泛使用的支架均为金属材料,在治疗完成以后永久存留在人体内。永久性金属支架置入后可以削弱血管的MRI或CT影像,此外,金属支架还存在干扰外科血运重建,阻碍侧枝循环的形成,抑制血管正性重塑的一些不足。基于这样的问题,生物可降解支架作为可能的解决方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生物可降解支架由可降解的材料做成,在植入病变位置后可以在短期内起到支撑血管的作用。在治疗完成以后,支架在人体环境内降解成为可被人体吸收代谢的有机物,最终支架消失。
为了防止病变血管在治疗后短期内出现再狭窄的问题,生物可降解支架可以在支架标称涂覆一层带有抑制内膜和平滑肌细胞增生的药物,如雷帕霉素,紫杉醇等。
常见的用于生物可降解支架的材料,如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金属镁等,都具有整体降解的特性。在支架植入一段时间以后,支架材料降解产生小块儿碎片。如果此时支架仍然裸露在血管中,降解碎片就可能随着血液循环,流到更小的血管中导致小血管栓塞。为了预防这种危险,在降解产生碎片之前,就需要将支架包裹在血管内膜里面,即支架完全内皮化。如何保证及时将支架材料包裹到血管内膜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然而,生物可降解支架的材料如可降解聚合物等,在X光下的显影性能都不好,甚至于X光下不可见。为了在手术过程中通过X光确定支架位置,提高支架的显影性能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解决一个问题时,常常带来其他方面的危险。以显影方式为例,现有技术主要采用在支架上添加显影点(环)的方式,或者将显影材料直接添加入支架主体中。然而显影点(环)以及显影材料均是不可降解的材料。随着支架的降解,显影点(环)残留在人体内,有可能处于游离状态继而引发血栓,即使支架在完全降解前已被一层新生内皮细胞所覆盖,支架表面或者内部的显影点(环)和显影材料被血管内皮细胞包围而不发生游离,但是显影材料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且显影点(环)和显影材料长期存在于血管内皮当中,对以后的X光诊断也会造成干扰。 美国专利US20080288057公开了在支架表面涂覆一层聚合物以连接具有生物活性的配基,这些配基可以在血液中捕捉内皮细胞的祖细胞,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
美国专利US20080103584公开了将X射线造影剂作为涂层涂在支架表面使支架具有X光可见性的方法。但是该专利强调的是将支架的外表面,也就是靠近血管壁的一面进行涂层。涂层所用的材料是造影剂本身,或者造影剂与聚合物的简单混合后的共混物。
美国专利US5443458公开了一种多涂层的支架系统。支架主体为生物可降解材料,支架表面的涂层材料是含有药物的可降解涂层,外表面涂层的药物为抑制内膜增生的药物,内表面涂层的药物为溶栓药物。
美国专利20090204203公开了通过给支架添加显影点使支架显影的方法。如上所述,支撑血管-抗再狭窄-促内膜化-X光下显影都是生物可降解支架系统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专利CN201110097517.3首次使用一个系统可以系统地解决上述所有问题,在其之前的技术都只是针对生物可降解支架存在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中国专利CN201110097517.3中的生物可降解支架,支架主体的生物可降解材料是聚乳酸(目前,在数量众多的各国专利中,聚乳酸已经普遍使用于制造生物可降解支架主体),支架主体在体内的降解周期为1-3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昕力医疗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昕力医疗设备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19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