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引连铸用无氧铜铸坯结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1467.2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8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华;张荣明;苏平;殷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威科技(吴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23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引连铸用无氧铜铸坯 结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引连铸用无氧铜铸坯结晶器。
背景技术
采用上引连铸法生产无氧铜是通过将铜溶液上引至结晶器中使铜液在结晶器内成型,并牵引出所需规格铸坯,铸坯的质量、氧含量以及致密度与结晶器的隔氧性、成形性和冷却过程有着密切关系。现有的上引连铸用结晶器和上引连铸用铜铸坯结晶器模具的成型腔中无隔氧设计,且冷却水循环方向为下进上出,不能完全满足低氧含量(≤5ppm)、低电阻率(≤0.017593/Ω·mm2/m)、高密度宽幅无氧铜的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引连铸用无氧铜铸坯结晶器,从而满足低氧含量、低电阻率、高密度宽幅无氧铜的生产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引连铸用无氧铜铸坯结晶器,所述结晶器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冷却水套、固设在所述冷却水套底部的石墨模,所述石墨模具有供铜水成型形成所述无氧铜铸坯的型腔,所述型腔顶部与所述中空内腔相连通,所述中空内腔中靠近所述石墨模上所述型腔处的周向腔壁上固定地设有柔性导热隔氧层,所述石墨模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型腔连通的入料口,所述冷却水套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中空内腔相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冷却水套上还开设有环设在所述中空内腔周部上的冷却腔,所述冷却水套上端部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冷却腔相连通的注水口,所述冷却水套的下端部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冷却腔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所述导流管的管口距所述出水口沿竖直方向的高度为所述注水口与所述出水口沿竖直方向距离的2/3~1倍。
优选地,所述柔性导热隔氧层为石墨鳞片。
优选地,所述石墨模通过固定套固定设置在所述冷却水套的底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固定套下端部还固定地套设有保护套,所述石墨模上露出所述固定套的端部收容在所述保护套的内腔中。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套的周向侧壁上还固定地设有多个加强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冷却水套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加强筋对应配合地嵌设在所述多个凹槽中。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截面呈圆形,对应地,所述加强筋的截面呈圆形,所述加强筋的截面直径为60~80mm。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呈Z字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一种上引连铸用无氧铜铸坯结晶器,其中通过在冷却水套的中空内腔内与石墨模的型腔相接处的周向腔壁上设置柔性导热隔氧层,从而能够使得铜水在铸造过程中实现真空隔氧状态,并能够在无氧铜铸坯在被牵引的过程中起到润滑和导热作用,降低铸坯的温度,同时该结晶器中采用上进下出的冷却水循环方式,并使得冷却水套中保持较高的水位,该冷却方式能够避免无氧铜铸坯在结晶过程中过冷,实现阶梯冷却,提高了铸造质量。该结晶器满足了低氧含量(≤5ppm)、低电阻率(≤0.017593/Ω·mm2/m)、高密度宽幅无氧铜的生产要求,能够获取高质量的无氧铜铸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晶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威科技(吴江)有限公司,未经富威科技(吴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14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