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TM32的无刷直流电机电子调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0777.2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1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守麟;闭金杰;梁艳;罗晓曙;丘深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7/28 | 分类号: | H02P7/2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卢玉恒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tm32 直流电机 电子 调速器 | ||
1.一种基于STM32的无刷直流电机电子调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STM32微控制器、功率驱动电路、三相逆变电路、电压监测电路、电流监测电路、通信模块电路、反电动势检测电路、指示灯电路和电源电路;所述STM32微控制器的TIM1高级定时器的CH1、CH2、CH3端口分别与功率驱动电路的高边控制端HIN相连,PD9、PD10、PD11端口分别与功率驱动电路的低边控制端LIN相连,STM32微控制器的ADC_IN1、ADC_IN2、ADC_IN3端口与反电动势检测电路相连,STM32微控制器的ADC_IN4端口与电流监测电路相连,STM32微控制器的ADC_IN5端口与电压检测电路相连;所述电源电路与STM32微控制器、功率驱动电路、三相逆变电路相连,并且其特征在于:STM32微控制器用H-PWM-L-ON的方式通过功率驱动电路驱动三相逆变电路,对电机进行两两导通三相六状态控制,在PWM的高电平区间同步检测反电动势过零点信号,三相端电压通过反电动势检测电路在STM32微控制器中以AD注入组方式进行转换;以及在软件中通过比较相应的端电压和中心点电压,获取反电动势过零点信号;上述AD注入组转换由TIM1_CC4事件触发;电源电压、电流和温度的检测以AD规则组连续循环扫描方式转换,通过DMA通道发送到相应的RAM;端电压以AD注入组方式转换,并在中断中读取注入组转换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调速器,其特征在于:利用STM32微控制器内部的温度传感器监测电子调速器的温度,当温度大于所设定的温度阈值时,电机进行减速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电路由接收机接口、I2C接口和UART接口组成,其中接收机接口带有电源线和信号线,信号线与STM32微控制器的TIM3定时器CH1端口相接,I2C接口和UART接口分别由STM32微控制器的PB6、PB7端口与PD5、PD6端口引出,使通信模块电路自动识别所给信号的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示灯电路由红色LED灯和绿色LED灯的控制电路组成,分别通过限流电阻连接在STM32微控制器的PC6和PC7端口,在电机正常运转、启动失效、发生堵转、电流过大或温度过高时,相应的LED灯产生不同的显示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逆变电路由六个相同的N沟道MOSFET管组成桥式电路,对电机进行六步换相控制,N沟道MOSFET管采用IRF32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驱动电路由三个集成驱动芯片构成,每个驱动芯片分别驱动每相的上下臂MOSFET管,驱动芯片采用IR2101S,且驱动芯片的供电电压与电源电压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监测电路由电阻构成的分压电路组成,与STM32微控制器的ADC_IN5端口相连接,用于监测电机的供电电压,当电压低于所设的电压阈值时,LED灯发出红色指示信号;所述的电流监测电路与三相逆变电路连接,并与STM32微控制器的ADC_IN4端口相连,用于检测电机回路中的电流,在发生堵转等引起电流过大时,电流监测电路使电机关闭,并使红色LED指示灯闪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电动势检测电路为六个电阻组成的分压电路,分别与STM32微控制器201的ADC_IN1、ADC_IN2、DC_IN3端口相连接,通过对三相端电压进行降压,使之符合STM32微控制器的AD转换电压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TM32微控制器采用STM32F103VBT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IM1_CC4事件设在用于驱动的PWM高电平区间发生,反电动势过零点信号在PWM高电平区间进行同步检测,TIM1高级定时器的频率设置为60k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07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弹力真丝针织面料生产工艺
- 下一篇:固体菌种瓶栽食用菌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