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货车轮对压装力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9916.X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4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苗培实;胡宏伟;江锐锋;左云清;武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9/16 | 分类号: | B24B4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货车 轮对 压装力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货车轮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货车轮对压装力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铁路货车造修厂轮对压装基本上都采用基轴制加工选配组装工艺,压装过程中考虑了压装过盈量、圆柱度、粗糙度等参数对压装曲线的影响。但是,在压装过盈量、圆柱度、粗糙度等参数都符合技术要求的情况下,仍然会出现压装曲线不合格的现象,而且压装不合格的原因多为压装吨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路货车轮对压装力的控制方法,以提高铁路货车轮对压装的压装合格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铁路货车轮对压装力的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
通过公式F=f+kσL确定轮对压装力F对应的车轴表面残余应力在压装方向上的分力σL,其中,所述f为摩擦力,所述k为线性系数,所述f,k是通过压装实验得出,所述轮对压装力F是从轮对压装力标准表中查找得出;
根据所述分力σL与磨削用量之间的关系,即σL=-148.8+17.8X1+70.0X2+7.2X3+26.7X1X2+23.1X1X3-28.9X2X3+58.6X12-44.3X22+1.6X32,计算出所述分力σL对应的纵向进给量X1,其中,X1为工件的纵向进给量,X2为给定的磨削深度,X3为给定的横向进给量。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分力σL与轮对压装力之间的线性关系,即公式F=f+kσL。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分力σL与轮对压装力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验证。
进一步地,所述验证包括:采用压痕应变法进行残余应力测试,得出所述分力σL;将所述分力σL与车轴进行轮对压装时所需的压装力数值代入公式中进行验证。
进一步地,所述压痕应变法包括:在测试的每根车轴上所标记的左、右两侧轮座部位中间位置处每隔90度方面粘帖一个双向应变花;然后在被测部位制造压痕,采用应变采集器采集应变变化得出的残余应力的值。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从轮对压装力标准表中可查得压装力允许范围;
结合轮轴过盈量的波动、刷油质量以及轮轴加工表面质量因素从所述压装力允许范围里选取最佳压装力。
进一步地,所述压装力允许范围为718KN~1232KN;所述最佳压装力为1000KN。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工件的纵向进给量进行实际加工。
本发明从车轴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以及残余应力在轮对压装过程中的应力状态来分析车轴表面残余应力对轮对压装曲线合格率的影响,通过控制车轴加工纵向进给量参数fa,以适应和克服车轴表面残余应力对压装的负面影响,提高了轮对压装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车轴表面残余应力测试示意图,其中双向应变花3处于透视状态。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车轴表面残余应力对轮对压装质量影响的机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装试验结果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装试验结果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装试验结果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装试验结果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99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带宽控制的平衡式射频电调带通滤波器
- 下一篇:三类门热气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