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模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9496.5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9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宋岁忙;方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鑫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3/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叶小勤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模组 背光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模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因具有低辐射性、体积轻薄短小及耗电低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笔记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及电视等领域。由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因此,为达到显示效果,需要给液晶面板提供一背光模组以向液晶面板提供亮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平面光,从而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功能。
通常背光模组主要包括导光板、光源、反射片以及一至多个光学膜片。光源通常为点光源或者线光源,在背光模组中用于提供光线。导光板则用于引导光线的方向,并达到亮度均匀的效果,从而为液晶面板提供分布均匀的平面光。点光源如发光二极管(LED)因其节能、环保的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背光模组中用于提供光线,中大尺寸的液晶面板常采用多颗点光源排列成线状的光源带(Light bar)来取代传统的线光源,如冷阴极灯管(CCFL)。
同时因应目前对液晶显示装置轻薄化的要求,业界常将光源带组成侧光式的背光模组来为液晶显示装置提供光源。同时,为了保证侧光式背光模组的亮度,可增加光源带上的发光二级管的个数以提高亮度。然而在光源带长度固定时,可固定至光源带上的发光二极管的个数是固定的,且发光二极管的个数越多,制造难度越大,同时光源带上的布线难度也越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制程简单且亮度较佳的光源模组。
也有必要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光源模组的背光模组。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一种光源模组,其包括散热背板及光源。该光源包括第一发光条和第二发光条,该第一发光条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及多个设置在该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该第二发光条包括第二印刷电路板及设置在该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该第一发光条与第二发光条固定在该散热背板上,且该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相对设置,该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与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彼此间隔地排列为一排。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光源模组及用以承载固定光源模组的框架。该光源模组包括散热背板及光源。该光源包括第一发光条和第二发光条,该第一发光条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及多个设置在该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该第二发光条包括第二印刷电路板及设置在该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该第一发光条与第二发光条固定在该散热背板上,且该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相对设置,该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与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彼此间隔地排列为一排。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与为该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平面光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光源模组及用以承载固定光源模组的框架。该光源模组包括散热背板及光源。该光源包括第一发光条和第二发光条,该第一发光条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及多个设置在该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该第二发光条包括第二印刷电路板及设置在该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该第一发光条与第二发光条固定在该散热背板上,且该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相对设置,该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与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彼此间隔地排列为一排。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本发明将第一、第二发光条相对设置,从而使得两条发光条上的发光二极管彼此间隔的排列为一排,因此,每一发光条的印刷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的排列密度即可变稀疏,从而降低发光条的制造难度,降低发光条的印刷电路板的布线难度,同时将两条发光条的发光二极管排列为一排还可增加光源模组的光源的密度,增加光源模组的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的光源模组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背光模组 20
光源模组 21
光源 210
第一发光条 211
第一印刷电路板 2111
第二发光条 212
第二印刷电路板 2121
发光二极管 2112、2122
散热背板 216
底板 2161
上板 2162
侧壁 2163
容置槽 2164
导光板 22
出光面 221
底面 222
侧面 223
反射片 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鑫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深鑫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9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