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载药量的具有组合治疗效果的多功能纳米药物的制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69309.3 | 申请日: | 2012-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1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娟;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107 | 分类号: | A61K9/107;A61K47/02;A61K31/4745;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药量 具有 组合 治疗 效果 多功能 纳米 药物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疏水性有机抗癌药物纳米颗粒的制备、纳米颗粒表面Au壳的生长以及对Au壳的表面进行亲水性修饰从而获得高载药量的具有化疗和热疗组合治疗效果的生物环境稳定的多功能纳米药物,具体而言,本发明属于高载药量的具有组合治疗效果的多功能纳米药物的制备。
背景技术
癌症己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有效地治疗癌症已是科学研究中的当务之急。化疗是肿瘤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目前临床用于肿瘤治疗的大多数化疗药物显示出低的水溶性、有限的稳定性、快速的血液清除和缺乏选择性进入机体后不仅分布于肿瘤组织也分布在正常组织,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人体正常组织细胞,从而导致疗效低、毒副作用强。因此,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并减少其毒副作用成为临床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发更好的药物传输系统对于肿瘤的治疗已迫在眉睫。(Lipinski, C. A. Am. Pharm. Rev.2002, 5, 82-85; Szakacs, G.; Paterson, J. K.; Ludwig, J. A.; Booth-Genthe, C.;Gottesman, M. M. Nat. Rev. Drug Discovery. 2006, 5, 219–234; Nel, A. E.; M?dler, L.; Velegol, D.; Xia, T.; Hoek, E. M.; Somasundaran, P.; Klaessig, F.; Castranova, V.; Thompson, M. Nat. Mater. 2009, 8, 543-557; DePalma, M.; Lewis, C. E. Nature2011, 472, 303–304.)
目前有很多载体用于抗肿瘤药物的传输,它们很大的增强了药物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延长了药物在血液循环中的时间,增加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相比于自由药物获得了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少的副作用。然而,这些药物载体是惰性的,仅仅是作为药物传输的工具。在大多数的药物传输工具中载体占很大一部分而治疗药物只有很少一部分。大量载体的存在会带来许多严重的问题,比如载药量低,可能存在载体的生物毒性和体内代谢问题等等,使其应用受到很大的局限。(Barreto, J. A.; O'Malley, W.; Kubeil, M.; Graham, B.; Stephan, H.; Spiccia, L. Adv. Mater.2011, 23, H18-H40; Kogan, A.; Garti, N. Adv. Colloid Interface Sci.2006, 123-126, 369-385; Gelderblom, H.; Verweij, J.; Nooter, K.; Sparreboom, A.; Eur. J. Cancer2001, 37, 1590-1598; Strickley, R. Pharm. Res.2004, 21, 201-230; Sharifi, S.; Behzadi, S.; Laurent, S.; Forrest, M. L.; Stroeve, P.; Mahmoudi, M. Chem. Soc. Rev.2012, 41, 2323-23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93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龟甲DNA检测试剂盒及鉴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替换结合外推的着陆导航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