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黄壤土的型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9187.8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2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安;魏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万鑫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00 | 分类号: | B22C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壤土 型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型砂,尤其涉及一种含黄壤土的型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铸造中用来造型的材料。型砂一般由铸造用原砂、型砂粘结剂和辅加物等造型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型砂在铸造生产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因型砂的质量不好而造成的铸件废品约占铸件总废品的30~50%。通常对型砂的要求是:1、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热稳定性,以承受各种外力和高温的作用。2、良好的流动性,即型砂在外力或本身重力作用下砂粒间相互移动的能力。3、一定的可塑性,即型砂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保持所给予的形状的能力。4、较好的透气性,即型砂孔隙透过气体的能力。5、高的溃散性,又称出砂性,即在铸件凝固后型砂是否容易破坏,是否容易从铸件上清除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含黄壤土的型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含黄壤土的型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黄壤土80-90、矿渣微粉10-15、高岭石5-6、膨润土2-4、羧甲基纤维素1-2、尿素1-2、混料0.6-0.8、水3-10;
所述混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粉煤灰30-40、生石灰15-25、高岭土8-10、碳酸钙6-8、石膏3-5、矿渣微粉2-3、碳酸钠2-3、氢氧化钠粉末2-3;
将上述重量份的粉煤灰、碳酸钙和高岭土混合研碎,过250-280目筛;
然后与上述重量份的碳酸钠混合,在750-800℃下煅烧30-40分钟;
取出后研磨,过200-250目筛;
将过筛后的粉末加入到粉末重量8-10倍的硫酸溶液中,混合搅拌0.5-1小时;
将搅拌后的物料在温度为90-100℃的水浴锅中加热1-2小时;
将产物取出后,加水或者硫酸,调节PH至2-3;
再放入恒温干燥箱,在100-120℃下恒温干燥0.5-1小时;
将干燥后的物料与剩余各原料混合研磨,过200-250目筛,即得所述混料;
所述的硫酸的浓度为60-70%。
一种含黄壤土的型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份的黄壤土、高岭石混合研碎,过150-250目筛;
(2)在过筛后的黄壤土和高岭石中加入上述重量份60-70%的水,预混合40-50s;
(3)再加入上述重量份的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尿素、矿渣微粉、混料,混合搅拌20-30s;
(4)最后再加入剩余的水,混合60-80s,即得所述型砂。
本发明的优点是:
采用该型砂生产的铸件发气量小、烘干时间短、透气性好、干拉强度高,并可改善砂型的脱模性,降低浇注时对水分的敏感性,同时对铸件的粘砂、夹砂、冲砂、气孔等缺陷有显著地改善,能使铸件进一步提高光洁度,在该型砂的生产过程中,通过预混合的方法,可以避免混料和膨润土遇水形成小粘团,无法均匀分散在型砂表面,在型砂的内部凝结成小团块,影响型砂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含黄壤土的型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公斤)的原料组成的:
黄壤土90、矿渣微粉15、高岭石6、膨润土4、羧甲基纤维素2、尿素2、混料0.8、水4;
所述混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粉煤灰40、生石灰25、高岭土10、碳酸钙8、石膏5、矿渣微粉3、碳酸钠3、氢氧化钠粉末3;
将上述重量份的粉煤灰、碳酸钙和高岭土混合研碎,过280目筛;
然后与上述重量份的碳酸钠混合,在800℃下煅烧40分钟;
取出后研磨,过250目筛;
将过筛后的粉末加入到粉末重量10倍的硫酸溶液中,混合搅拌0.5小时;
将搅拌后的物料在温度为100℃的水浴锅中加热2小时;
将产物取出后,加水或者硫酸,调节PH至3;
再放入恒温干燥箱,在120℃下恒温干燥0.5小时;
将干燥后的物料与剩余各原料混合研磨,过250目筛,即得所述混料;
所述的硫酸的浓度为70%。
一种含黄壤土的型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份的黄壤土、高岭石混合研碎,过250目筛;
(2)在过筛后的黄壤土和高岭石中加入上述重量份70%的水,预混合50s;
(3)再加入上述重量份的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矿渣微粉、尿素、混料,混合搅拌3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万鑫铸造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万鑫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91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体防滴注料嘴
- 下一篇:C形薄壁件快速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