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酰胺基金属铱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8583.9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5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伟;丁玉强;杨委;张松林;张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F1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胺基 金属 配合 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酰胺基金属铱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以苯基喹啉为主配体的酰胺基金属铱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将金属配合物应用到发光材料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十分活跃,其中研究得最多两类金属是铂(Pt(II))和铱(Ir(III))。Pt(II)配合物是平面四方构型的,而Ir(III)配合物通常是正八面体构型的。由于铱配合物中强烈的自旋-轨道作用,使得单线态和三线态之间的系间串跃变得有利,这样原本自旋禁阻的三线态激子也能被利用,量子效率和发光效率大大提高,因而是被研究得最多的有机电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OLED)发光材料之一。铱配合物从结构上可划分为中性配合物和阳离子型配合物两种类型。常见的阳离子型铱配合物含有N^N中性双齿配体(常用联吡啶或邻菲罗琳及其衍生物)。中性的Ir(III)配合物一般分为:同配体Ir配合物Ir(C^N)3类和杂配体Ir(C^N)2(LX)类,如式(Ⅰ)为Ir(C^N)3,式(Ⅱ)为Ir(C^N)2Ir(LX),式(Ⅲ)为Ir(C^N)2N^N。
其中C^N表示环金属配体(又称为主配体),如等;LX代表一个辅助配体,如等。在铱配合物的研究中,大量的Ir(C^N)3和Ir(C^N)2(LX)类型配合物已经制备得到。Ir(C^N)3类型配合物的发光波长和效率可以通过改变C^N的结构和电子性质来调节。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一些Ir(C^N)3类型配合物表现出较好的光电性质,但是这类配合物的发光波长的调节仅由改变C^N而得,这就使得它们发光波长和发光效率调节范围较窄,而且受到限制。(C^N)2Ir(LX)类型配合物的发光波长和效率理论上可以通过改变C^N和LX配体的电子结构性质来调节,这就使得这类型配合物的发光波长可以在全波长内较为容易的调节。常用的辅助配体(LX)有乙酰丙酮、2-吡啶羧酸根离子、三唑离子、N-甲基水杨醛亚胺根离子、N,N’-二异丙基脒配体等。这些辅助配体的合成或修饰都需要经过较为复杂的化学反应,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配体在金属铱配合物中的应用及其调节发光波长作用的发挥,而且这些辅助配体与金属铱中心所形成的环大多数为五元环六元环。因此开发一类易合成、易制备、易修饰的新型辅助配体,且与铱中心形成结构新颖的配合物,进而形成具有发光性能优异的新材料是非常有意义的。
专利申请CN200910030644.4公开了一种以苯基吡啶为主配体的酰胺基金属铱配合物的电致荧光发光材料,该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不足之处是发光仅在绿光的范围内,缺少更大的发光波长的发光性能,如黄光橙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酰胺基金属铱配合物发光材料,该金属铱配合物具有易合成、热稳定和能发射绿光等优点,还具有更大的发光波长,可以发射黄光橙光等发射光谱。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酰胺基金属铱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实用、原料易得,可以调节铱配合物的发光性能。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式(Ⅳ)的酰胺基金属铱配合物发光材料,其中:R1和R2为烷基、烯烃基、芳基或取代的烷基、烯烃基、芳基。
本发明所述的酰胺基金属铱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在氮气保护下,将苯基喹啉二氯桥铱化合物和酰胺配体加入到5~20mL溶剂中,苯基喹啉二氯桥铱化合物的加入量为0.1mmol,苯基喹啉二氯桥铱化合物和酰胺配体的摩尔比为1:2.5~3.5,再加入0.5~1.5mmol碱;于20~150℃搅拌反应12~72小时,得到粗产物;
(2)将粗产物过滤,过滤后的液体蒸发除去溶剂,依次用正己烷、乙醚、乙醇和二氯甲烷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粉体;将粉体溶解于混合溶剂中,挥发结晶,得到的晶体即为所述的酰胺基金属铱配合物发光材料。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酰胺配体的结构式为其中,R3和R4为烷基、烯烃基、芳基或取代的烷基、烯烃基、芳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8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青海弧菌Q67B及其分离筛选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电力环网柜终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