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聚合链路实现PTP时间同步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8196.5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7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广;宋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H04L12/24;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聚合 实现 ptp 时间 同步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聚合链路实现PTP时间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单一线路平均线路延时Meandelay;
测量单一线路非对称延时值Asymmetry;
将组网配置成链路聚合线路,并采用逐流来控制PTP报文;
监控上游PTP报文的入端口,并监控PTP报文的出端口;
依据单一线路平均线路延时Meandelay及非对称延时值Asymmetry计算链路聚合线路的非对称延时值;并依据LACP协议给出的时间同步报文sync在入端口加上非对称延时值,以及依据延迟请求报文delay-req在出端口减去非对称延时值,以校正进出的PTP报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合链路实现PTP时间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P2P延时机制或E2E延时机制测量单一线路平均线路延时Meandelay。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聚合链路实现PTP时间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测量单一线路平均线路延时Meandelay的时候,主设备与从设备的频率保持同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聚合链路实现PTP时间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单一线路平均线路延时Meandelay及非对称延时值Asymmetry计算链路聚合线路的非对称延时值的方法为: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链路聚合线路的非对称延时值:
Asymmetryxy=((Meandelayx–Meandelayy)+(Asymmetryx+Asymmetryy)/2
其中,PTP报文从链路聚合线路的x端口进入,从y端口发出。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聚合链路实现PTP时间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依据LACP协议切换进出端口时,动态更新链路聚合线路非对称延时值,同时把端口切换事件通告给LACP协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聚合链路实现PTP时间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通过P2P延时机制测量单一线路平均线路延时Meandelay时,依据单一线路平均线路延时Meandelay及非对称延时值Asymmetry计算链路聚合线路的非对称延时值的方法为:
将P2P报文下放到LACP协议下层,并在聚合端口下所有物理链路上通过独立的P2P报文计算链路聚合线路非对称延时。
7.一种基于聚合链路实现PTP时间同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单一线路平均线路延时Meandelay,以及用于测量单一线路非对称延时值Asymmetry;
配置模块,用于将组网配置成链路聚合线路,并采用逐流来控制PTP报文;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上游PTP报文的入端口,并监控PTP报文的出端口;
计算模块,用于依据单一线路平均线路延时Meandelay及非对称延时值Asymmetry计算链路聚合线路的非对称延时值;
校正模块,用于依据LACP协议给出的时间同步报文sync在入端口加上非对称延时值,以及依据延迟请求报文delay-req在出端口减去非对称延时值,以校正进出的PTP报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聚合链路实现PTP时间同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模块通过P2P延时机制或E2E延时机制测量单一线路平均线路延时Meandelay。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聚合链路实现PTP时间同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模块在测量单一线路平均线路延时Meandelay的时候,主设备与从设备的频率保持同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聚合链路实现PTP时间同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计算模块采用如下公式计算链路聚合线路的非对称延时值:
Asymmetryxy=((Meandelayx–Meandelayy)+(Asymmetryx+Asymmetryy)/2
其中,PTP报文从链路聚合线路的x端口进入,从y端口发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81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于山区的环保抗震生态屋体系
- 下一篇:日光温室内光分布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