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汽车中电机与减速器的安装平台在审
| 申请号: | 201210567668.5 | 申请日: | 2012-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5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董健;王青海;刘永强;何健;欧阳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65/10 | 分类号: | B62D65/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严志军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汽车 电机 减速器 安装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汽车中电机与减速器的安装平台。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汽车是电动汽车的一种,其电池的能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经过燃烧,直接获得电能。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无污染汽车,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2~3倍,因此从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理想的车辆。燃料电池汽车的氢燃料能通过几种途径得到。有些车辆直接携带着纯氢燃料,另外一些车辆有可能装有燃料重整器,能将烃类燃料转化为富氢气体。单个的燃料电池必须结合成燃料电池组,以便获得必需的动力,满足车辆使用的要求。目前,燃料电池轿车的样车正在进行试验,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运输大客车在北美的几个城市中正在进行示范项目。在开发燃料电池汽车中仍然存在着技术性挑战,如燃料电池组的一体化,提高商业化电动汽车燃料处理器和辅助部汽车制造厂都在朝着集成部件和减少部件成本的方向努力,并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燃料电池轿车目前处于工程样车研发阶段,对于电机与减速器分总成的装配常常利用手工装配方式,这种方式存在装配效率低、质量不高等缺点。同时,因为电机减速器质量大,装配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一种安装平台适合多种型号电机与减速器的柔性安装,解决上述缺陷与不足。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汽车中电机与减速器的安装平台,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对中安装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汽车中电机与减速器的安装平台,包括支撑平台,以及安装在支撑平台上的以下结构:电机定位平台,定位支撑电机;减速器定位平台,位于所述电机定位平台的前端,定位支撑减速器;调节机构,设于电机定位平台的下方或者减速器定位平台的下方,调节机构包括高度方向调整的升降机构,以及设于升降机构上能水平方向移动的XY向调节机构。
优选的,所述电机定位平台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上的两个前后排列的支撑块,以及设于所述支撑块后方的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限位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面为弧形曲面。
优选的,所述XY向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以及滑动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的滑动板,滑动板顶面设有与滑动板滑动方向垂直的滑轨,所述电机定位平台或减速器定位平台通过滑块支撑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支撑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的支座。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顶升机构,以及与所述顶升机构相连的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板上穿设有定位柱,定位柱上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定位螺母。
优选的,当所述调节机构设于所述电机定位平台下方时,所述减速器定位平台的周围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减速器定位平台前方、后方和左侧的第一限位柱,以及设于所述减速器定位平台右侧的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上设有与减速器右侧卡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平台的下方设有支撑腿,支撑腿底部设有滚轮。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燃料电池汽车中电机与减速器的安装平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采用将减速器和电机中的一个定位不动,通过调节机构来对另一个进行高度调节以及水平面内左右、前后移动,实现减速器与电机的对中柔性安装,其结构简单易于使用,替代人工安装,省时省力,由于减速器与电机中的一个可以在三维空间内各方向调节,另一个固定不动,因此其易于对中,提高了安装速度,也即提高了燃料电池轿车的装配速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燃料电池汽车中电机与减速器的安装平台的背面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燃料电池汽车中电机与减速器的安装平台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电机定位平台与调节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显示为图3的主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电机定位平台
11 支撑块
12 底板
13 限位块
21 减速器定位平台
22 第一限位柱
23 第二限位柱
231 凹槽
3 支撑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76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