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除膜油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7310.2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6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洪力东;陈博裕;沈丹;郭政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冠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26;C02F1/40;B09B3/00;B09C1/00;B09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除 油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渍清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除膜油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生活中存在这各种各样的油渍问题,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饮食所产生的油污,大到各种各样的工业生产活动,如石油加工、石油开采及其废水处理过程等。在这些过程中通常要产生大量的含油物,如含有固体及乳化物的废油、溶气浮悬浮渣、剩余活性污泥、以及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钻井废液、被油污染的土壤等。这些污染物由不同含量的固体物、油及水组成,其中油是成百上千不同有机化合物的集合体,多数是有毒有害的、难以降解的物质,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在一种清除膜油渍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生活中的污染物对环境危害极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除膜油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萃取箱中对污染物进行净化,萃取油污;
取出经过萃取的物品进行蒸馏;
将萃取的油渍进行储存。
进一步、所述萃取箱为五个串联在一起,且第一个萃取箱要比最后一个高出六英寸。
进一步、将萃取的油污进行储存具体操作如下;
在5个萃取箱中分别放入待清洁物,通过第一个萃取箱的底部接口对其注入溶解剂,在第一个萃取箱的上部有导流管和第二个萃取箱相连,萃取剂在注满第一个萃取箱后会通过导流管注入第二个萃取箱,同样在第二个萃取箱的上部也有导流管和第三个萃取箱相连,溶解剂会由于高度差依次注满所有的萃取箱,最终溶解剂从最后一个萃取箱中溢出,流入到储存箱中储存,同时对萃取箱不断的注入新的溶解剂。
进一步、在萃取箱中溶解剂会对污染物上所粘附的油脂及有机物进行降解,由于一直有新的溶解剂注入到萃取箱中,污染物会不断被净化,最终污染物的成分会减少到重量的0.5%,此时停止注入溶解剂,经过净化的物品会被取出放入蒸馏箱中对其表面残留的溶解剂进行蒸馏清除,经过使用的溶解剂也放入蒸馏箱中进行蒸馏净化,去除油脂及有机物等杂质,以便对其进行循环使用,分离出来的油渍放入储油箱中进行存储,对其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清除膜油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萃取箱中对污染物进行净化,萃取油渍;取出经过萃取的物品进行蒸馏;将萃取的油渍进行储存。本发明的清除膜油渍的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溶剂选用范围广并可重复利用,降低成本,而且在40度的蒸汽压下可以蒸发的溶剂都可用于此设备,如二氯乙烷、三氯乙烯、甲酮、乙烷、环己烷、正乙烷、二甲基甲酰胺、甲酰胺,乙酰胺等,有着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降低了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清除膜油渍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除膜油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萃取箱中对油渍进行净化,萃取油渍;
取出经过萃取的物品进行蒸馏;
将萃取的油渍进行储存。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萃取箱为五个串联在一起,且第一个萃取箱要比最后一个高出六英寸。
以下参照附图1,对本发明制备清除膜油渍的方法的工艺流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
在步骤S101中,在萃取箱中放入污染物和油渍溶解剂,对污染物进行净化,萃取油渍;
此装置由5个萃取箱组成,此5个萃取箱采取串联的方法装配在一起,其中第一个萃取箱比最后一个萃取箱高6英寸。
在步骤S102中,经过萃取后的物品从萃取箱中取出,放入蒸馏箱中进行蒸 馏,除去其表面残留的油渍溶解剂;经过使用的油渍溶解剂也可以通过蒸馏箱进行净化处理,使其可重复利用;
在步骤S103中,萃取出来的废弃油污放入储油箱中进行存储,以备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冠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冠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7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