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67095.6 | 申请日: | 2012-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6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赖鹏捷;周景海;杨先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10 | 分类号: | H02M3/10;H02M3/155;H02H7/1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波波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电源 电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包括:
输入端口,接收输入信号;
储能端口,提供储能电压;
电感,具有第一端和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端耦接至输入端口接收输入信号;
功率级电路,耦接在所述电感的第二端和储能端口之间;
储能电容,耦接在储能端口和参考地之间;
升压控制器,接收表征输入信号的前馈信号,在输入信号大于升压阈值时,所述升压控制器输出升压控制信号来控制功率级电路工作在升压模式;以及
降压控制器,接收表征输入信号的前馈信号,在输入信号小于降压阈值,同时储能电压大于输入信号时,所述降压控制器输出降压控制信号来控制功率级电路工作在降压模式;
其中,所述降压阈值小于所述升压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中所述功率级电路包括上拉功率管和下拉功率管,所述上拉功率管和所述下拉功率管串联耦接在储能端口和参考地之间,两者的共同连接节点耦接至电感的第二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中所述升压控制器包括:
第一比较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表征输入信号的前馈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第一阈值信号,基于前馈信号和第一阈值信号,所述第一比较器在输出端输出升压指示信号;以及
升压控制逻辑电路,耦接至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收升压指示信号,基于升压指示信号,所述升压控制逻辑电路输出升压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信号与升压阈值相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中所述降压控制器包括:
第二比较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表征输入信号的前馈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第二阈值信号,基于所述前馈信号和第二阈值信号,所述第二比较器在输出端输出降压指示信号;以及
降压控制逻辑电路,耦接至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收降压指示信号,基于所述降压指示信号,所述降压控制逻辑电路输出降压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信号与降压阈值相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中所述降压控制器包括:
第二比较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表征输入信号的前馈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第二阈值信号,基于所述前馈信号和所述第二阈值信号,所述第二比较器在输出端输出降压指示信号;
迟滞比较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表征输入信号的前馈信号,第二输入端接收参考信号,基于所述前馈信号、参考信号和迟滞比较器的迟滞宽度,所述迟滞比较器在输出端输出开关控制信号;以及
逻辑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收降压指示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耦接至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收开关控制信号,基于所述降压指示信号和开关控制信号,所述逻辑电路在输出端输出降压控制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中所述降压控制器包括:
第二比较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表征输入信号的前馈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第二阈值信号,基于所述前馈信号和第二阈值信号,所述第二比较器在输出端输出降压指示信号;
恒定导通时长电路,接收表征输入信号的前馈信号,基于所述前馈信号,所述恒定导通时长电路输出开关控制信号;以及
逻辑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收降压指示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耦接至恒定导通时长电路接收开关控制信号,基于所述降压指示信号和开关控制信号,所述逻辑电路在输出端输出降压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70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