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扇及其马达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6649.0 | 申请日: | 200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7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蔡水发;梁弘毅;陈厚助;徐金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4 | 分类号: | H02K7/14;F04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及其 马达 | ||
本发明是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0810002944.7,申请日:2008年1月11日,发明名称:风扇及其马达)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及其马达,特别是涉及一种风扇及其内转子马达。
背景技术
现行风扇应用于电子装置或电子系统的体积皆趋向轻薄短小,在有限的产品体积中更需提升其风扇的散热效能。为提高风扇的散热效能,调整风扇的扇叶面积大小为其重要改善方法之一。
一般而言,风扇的马达依其转子结构及定子结构的设置可区分为外转子马达及内转子马达。
请参照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风扇1采用一内转子马达10,用以驱动扇叶14旋转
然而,由于定子结构的各硅钢片12与各绕线13分设并列在扇框15与扇叶14之间,且硅钢片12的槽齿占据扇框15内部的空间,直接缩减风扇1入风口及出风口面积,间接降低风扇1可排出的风量。另外,绕线13需分别绕设硅钢片12,将提高风扇1的生产及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及其马达,其通过改变扇叶及马达结构以增加风扇扇叶设置面积,进而增强风扇散热的效能,并简化定子结构绕线方式,降低风扇的生产及制造成本。
缘是,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马达包括一转子磁环、一定子铁芯、一第一导磁片以及一第二导磁片。定子铁芯环设于转子磁环外。第一导磁片呈环状,第一导磁片设置于定子铁芯的上侧,并具有一凸部形成一第一磁极。第二导磁片呈环状,第二导磁片设置于定子铁芯的一下侧,并具有一凸部形成一第二磁极,其中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在投影方向错位设置。另外,马达更包括一绕线,其以转子磁环旋转中心同心圆环绕设置于定子铁芯的内缘或外缘。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风扇包括一扇框、一马达以及多个扇叶。马达设置在扇框之中。马达包括一转子磁环、一定子铁芯、一第一导磁片以及一第二导磁片。定子铁芯环设于转子磁环外。第一硅钢片呈环状,第一导磁片设置于定子铁芯的上侧,并具有一凸部形成一第一磁极。第二硅钢片呈环状,第二导磁片设置于定子铁芯的下侧,并具有一凸部形成一第二磁极,其中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在投影方向错位设置。该些扇叶连结于马达的转子磁环的内缘。另外,风扇的马达更包括一绕线,其可环绕设置于定子铁芯的内缘或外缘。
承上所述,因依据本发明的一种风扇及其马达通过在定子铁芯内缘或外缘绕线,并于定子铁芯与绕线约呈垂直的二侧分别设置第一导磁片及第二导磁片,并使第一导磁片的磁极与第二导磁片的磁极于投影方向交错。另外,转子磁环与扇叶是注塑成型容置于定子铁芯,以形成内转子马达驱动风扇运转。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发明改变马达定子结构的磁极配置方式与绕线方式,使定子结构的磁极分设于不同平面且于投影方向交错,有效利用扇框的空间,以增加扇叶设置面积。不仅改善现有的定子结构占据扇框空间的配置方式,也简化绕线方式及节省绕线时间,增加组装速度,降低风扇的生产及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习用风扇及其马达的示意图;
图2A及图2B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风扇及其马达的示意图,其中图2B为图2A的一剖视图;以及
图3为图2A的风扇的分解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2:风扇
10、20:马达
11:磁带
12:硅钢片
13、25:绕线
14、26:扇叶
21:转子磁环
22:定子铁芯
23:第一导磁片
231:第一磁极
24:第二导磁片
241:第二磁极
27:转轴
28:轴承
29:耐磨片
15、30:扇框
N、S:磁极
C:印刷电路板
P: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风扇及其马达,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照图2A及图2B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风扇2包括一扇框30、一马达20以及多个扇叶26。其中,马达20为一内转子马达,并设置在扇框30之中。马达20包括一转子磁环21、一定子铁芯22、一第一导磁片23、一第二导磁片24以及一绕线25。定子铁芯22、第一导磁片23、第二导磁片24及绕线25构成马达20的定子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66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