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销毁数据库数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6568.0 | 申请日: | 201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9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经正;张树杰;王建华;冯玉;李祥凯;任永杰;王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郭亚芳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覆写 内容信息 分级 销毁 数据库数据 目标文件 文件删除 分析目标 敏感数据 写操作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销毁数据库数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分析待销毁的目标文件的结构,然后对目标文件中的内容信息进行分级覆写、文件删除。这里的分级覆写是指在覆写过程根据内容信息的关键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覆写操作。本发明通过分析目标文件的结构,对文件中的内容信息进行分级覆写、文件删除,可以实现快速销毁敏感数据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销毁数据库中敏感数据的方法,属于数据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随之而来的计算机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数据安全是计算机安全问题的核心,数据的加密、访问控制、备份与恢复、隐私保护等等方面,无一不是以数据作为保护的对象。为了保证敏感数据的绝对安全,有必要采取技术措施将其从数据库中彻底销毁。
目前主流的数据销毁技术主要有数据删除、数据清除、物理销毁等几种。其中,数据删除包括删除(Delete)和格式化(Format)两种方式,但这两种数据删除方式都是能够恢复硬盘数据的,因此安全性最差。数据清除(Eraser)是利用覆写的原理,即使用无意义、无规律的信息来覆盖硬盘上原先存储的数据。这是目前彻底销毁数据既有效又可操作的方法,但是该方法无法做到定向销毁特定的敏感数据。物理销毁是采用消磁、化学腐蚀或物理破坏的方式彻底毁弃硬盘,但这些方式费时、费力、效果差,基本未被广泛采用。
在申请号为201110298718.X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快速清除存储介质中数据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判断存储介质是主引导分区或引导记录分区;确认分区类型;确定文件系统索引表及根目录位置,并根据文件系统索引表中的属性,确定根目录中对应目录或文件,如果对应文件,则查找并删除文件及文件对应文件系统索引表中的信息,否则,通过递归的方式继续查找到最后的目录;当目录下没有其他文件时,清除目录结构及目录对应文件系统索引表中的信息,并返回上一级目录;使用递归的方式删除文件及目录,直到根目录。该技术方案可以基于文件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及清除,不会在存储介质上产生读写操作,减少了数据清除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销毁数据库数据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销毁数据库数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分析待销毁的目标文件的结构,然后对所述目标文件中的内容信息进行分级覆写、文件删除;所述分级覆写是指在覆写过程根据内容信息的关键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覆写操作。
其中较优地,当所述目标文件为数据文件时,对所述数据文件的销毁分为三个等级,即只进行IAM信息销毁,进行IAM信息销毁和数据页销毁,进行IAM信息销毁、数据页销毁和文件删除。
其中较优地,在销毁所述数据文件时,销毁操作的先后顺序依次为IAM信息销毁、数据页销毁和文件删除。
其中较优地,当所述目标文件为日志文件时,对所述日志文件的销毁包括覆写和删除文件两种方式。
在覆写所述日志文件时,只清除每条日志信息的头信息,即经覆写后的日志文件中,所有日志记录的头信息字节值均为0。
其中较优地,当所述目标文件为控制文件时,对所述控制文件的销毁包括覆写和删除文件两种方式。
在覆写所述控制文件时,以字节为单位进行,覆写后的所述控制文件的所有字节都被设置为0。
其中较优地,在需要快速销毁数据文件、日志文件和控制文件的情况下,首先以并行方式销毁所述数据文件和所述日志文件,再销毁所述控制文件。
本发明所提供的数据库数据快速销毁方法通过分析目标文件的结构,对文件中的内容信息进行分级覆写、文件删除,可以实现快速销毁敏感数据的目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6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