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用高导电铝合金导体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6437.2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8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郝相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相臣 |
主分类号: | C22C21/12 | 分类号: | C22C21/12;C22C1/02;C22C1/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01 | 代理人: | 孟树勋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导电 铝合金 导体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用铝合金导体材料,属于合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缆用高导电铝合金导体材料,可以用来制造电线电缆、电器开关组件等,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铝合金导体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电缆的铝合金导体材料较多,比如CN102262913A 公开了一种稀土高铁铝合金导体材料, 包含:0.4~1.5wt%的Fe,0.3~3wt%的稀土元素,0.01~0.4wt%的Sc、Er、Ca、Sb、Mg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其余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CN102363849A 公开了一种大容量非热处理型高导电铝合金导体材料,其主要由以下4种元素组成:铝、铒、钇和铁,各种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如下:铒为0.21~0.30%,钇为0.26~0.30%,铁为0.15~0.25%,杂质硅≤0.06%,杂质铬、锰、钒、钛之和≤0.012%,余量为铝。CN101770828A公开了一种高导电非热处理型稀土耐热铝合金导体材料, 该铝合金导体材料主要由以下六种元素组成:铝、锆、铒、钇、铁和钛,各种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如下:锆为0.03~0.06%,铒为0.05~0.20%,钇为0.10~0.25%,铁为0.05~0.12%,钛为0.01~0.03%,杂质元素硅≤0.06%,其他杂质含量≤0.10%,其余为铝。CN101948971A 公开了一种电缆用耐热型铝合金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该铝合金的组成及重量百分含量为:0.3~1.0wt%的Fe、0.01~0.3wt%的Cu、0.01~0.3wt%的Mg,Ca、Mo、Sb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总量为0.01~0.3wt%,0.05~0.8wt%的稀土元素,稀土元素由Sc、Y和Er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Si≤0.1wt%,其它杂质总含量≤0.15wt%,其余为Al。CN102230113A 公开了一种耐热铝合金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组分组成:锆0.06-0.15%;铒0.15-0.30%;铁0.10-0.20%;硅小于0.05%;钛、钒、铬、锰等不可避免杂质总和小于0.01%;铝为余量。其制备方法是将各组分熔铸后直接轧制即可。该导体材料不需进行热处理即可实现导电率在59.5~60.5%IACS之间,长期耐热温度达到180℃,短期耐热温度达到210℃。CN102534318A 公开了一种高强、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按重量百分比组成:Zr0.2~0.3%,Er0.15~0.25%,杂质含量<0.3%,余量为铝。制备方法是在熔炼铝的过程中加入AlEr和AlZr中间合金,熔炼温度为780±10℃,到达熔炼温度后保温30分钟后浇铸;随后依次对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轧制、热处理。
以上这些技术对于本发明如何使铝合金导体材料耐高温、耐腐蚀、导电率高、重量轻、柔韧性好、抗拉强度高、载流量大,并未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用高导电铝合金导体材料,该铝合金导体材料耐高温,耐腐蚀,导电率高,重量轻,柔韧性好,抗拉强度高,载流量大。
为此,本发明还要提供所述的铝合金导体材料的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缆用高导电铝合金导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合金导体材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质量百分含量)如下:
锂(Li ):0.01%~0.05%;铁(Fe ):0.1%~0.55%;锆(Zr ):0.01%~0.03%;铈(Ce ):0.01%~0.1%;钕(Nd):0.01%~0.08%;钐(Sm):0.01%~0.08%;硼(B):0.1%~0.4%;铜(Cu):0.03%~2.0%;余量为铝(Al )和≤0.5%的杂质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相臣,未经郝相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64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