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锅炉给料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6342.0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0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李光耀;张智斌;茅正东;蔡永祥;陆子龙;成星星;刘宝鑫;袁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万达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2 | 分类号: | F23C10/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锅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流化床锅炉的给料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具有燃烧效率高、燃料种类适应性广、污染物排放指标好等诸多优点。因此,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但运行过程中,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的落料装置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生物质燃料的密度较小,容易在溜管处松散堆积,经常容易形成搭桥等现象,落料管中松散堆积的燃料仅靠自重无法快速下落到锅炉中,严重影响了锅炉进料系统的连续均匀给料要求;生物质燃料中实际的粉尘很多,这些粉尘中富含了大量生物质燃料释放出的可燃物——挥发分,因此炉前料仓的设计需要防火,落料口进入炉膛的空间要求负压燃烧,但在锅炉实际运行中,炉膛会发生爆燃或异常性突发正压,这样明火就会通过给料管反窜到料仓中,进而引爆料仓中的可燃粉尘,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另外,在落料溜管处燃料搭桥堆积时,现场值班的工人通常使用钢钎通过检查门向下用力捣开堆积的燃料,由于大量的燃料突然进入炉膛,引起锅炉炉膛中明火的迅速反窜,烧伤正在操作的工人,进而引起整个料仓的燃烧,严重损坏输送燃料系统,锅炉机组被迫停炉,经济和财产损失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连续均匀给料的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给料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锅炉给料装置,包括大料仓1、纵向拨料装置2、小料仓3、螺旋输送机4、溜管6、阻火器8、过渡管9、膨胀节10、过渡落料管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拨料装置5、风管7,风管7斜插并焊接在溜管6内,溜管6下方与阻火器8直接相连,阻火器8下方与过渡管9直接匹配相连,过渡管9通过膨胀节10与锅炉的进料管相连接。
在小料仓3内布置有二组横向拨料装置5。
在大料仓1中布置有六组纵向拨料装置2,每组纵向拨料装置2由相邻的两只拨料滚筒11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善了料仓中燃料搭桥问题,拨料控料均匀;解决了螺旋输送机端部燃料翻滚积压的问题;解决了溜管底部容易堆积燃料的问题;同时阻火器结构有效防止炉膛爆燃或异常性突发正压时的回火问题,延长了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安全、连续运行的周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图。
图2是图1的左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生物质锅炉给料系统,包括大料仓(1)、纵向拨料装置(2)、小料仓(3)、螺旋输送机(4)、溜管(6)、阻火器(8)、过渡管(9)、膨胀节(10)、过渡落料管(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拨料装置(5)、风管(7),风管(7)斜插并焊接在溜管(6)内,溜管(6)下方与阻火器(8)直接相连,阻火器(8)下方与过渡管(9)直接匹配相连,过渡管(9)通过膨胀节(10)与锅炉的进料管相连接,在小料仓(3)内布置有二组横向拨料装置(5),在大料仓(1)中布置有六组纵向拨料装置(2),每组纵向拨料装置(2)由相邻的两只拨料滚筒(11)构成。生物质锅炉给料系统的工作原理为:一定量的燃料堆积在炉前料仓上部的大料仓(1)内,大料仓(1)的堆积量可以满足锅炉一定时间内的燃料需求,通过调节纵向拨料装置(2)的转速来调节燃料的输送量,保证燃料均匀稳定输送至料仓下部的小料仓(3)内,并防止燃料在小料仓(3)中的堆积。通过纵向拨料装置(2),横向拨料装置(5)的不断转动可以破坏小料仓3中燃料的堆积条件,使小料仓(3)中的燃料能顺利地输送到过渡落料管(12)和溜管(6)内。每组纵向拨料装置(2)有独立的链传动机构,互不干挠,相邻组的纵向拨料装置(2)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上可以调节。纵向拨料装置(2)的滚筒直径为Φ377mm,滚筒的圆周长在1m-1.2m,拨齿长度为50mm,在圆周方向上错排布置,间距为180mm,拨齿采用三角形齿,齿间距、齿的长度都考虑了燃用不同燃料的特点。纵向拨料装置(2)既能有效地控料,又可以防止长燃料的缠绕。六组中的任何一组纵向拨料装置(2)产生故障时,不影响其它纵向拨料装置(2)和螺旋输送机(4)的正常工作。螺旋输送机(4)采用双无轴螺旋,能比较均匀地输送燃料,与常用链板输送机相比密封作用明显,螺旋输送机(4)尾部上盖板采用斜坡过渡,防止后部燃料的积压,同时也解决了该处的密封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万达锅炉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万达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63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