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包铝漆包线加工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64801.1 | 申请日: | 2012-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6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神州双金属线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30;H01B13/1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艳 |
| 地址: | 2152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铜包铝 漆包线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包铝漆包线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铜包铝漆包线加工工艺如CN101325102中所述,一般采用如下步骤:(1)放线;(2)拉丝;(3)清洗;(4)退火;(5)冷却;(6)涂漆、烘焙、冷却,在ZL 201010548226.7中,叙述了另一种漆包线加工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a)对铜包铝线芯进行4次至6次拉拔;(b)对拉拔后线芯进行10道至13道涂漆,每一道涂漆包括以下步骤:(b1)给线芯上漆,(b2)将上漆后的线芯放入退火炉中退火,(b3)将退火后的线芯放入烘炉中烘干;(c)收线。由此可见,在传统工艺中退火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是退火的温度较高,退火炉的功率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铜包铝漆包线加工工艺,其在去除退火工艺的情况下能够保证铜包铝漆包线的加工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发明采取的方案是一种铜包铝漆包线加工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a)对铜包铝线芯进行多次拉拔;
(b)对拉拔后线芯进行多道涂漆,每一道涂漆包括以下步骤:
(b1)给线芯上漆;
(b2)将上漆后的线芯放入烘炉中进行多道烘干;
(c)收线;
(d)下盘并包装。
优选地,对铜包铝线芯进行4到6次拉拔。
优选地,对拉拔后的线芯进行10到12道涂漆。
优选地,在每一道涂漆步骤中,将上漆后的漆包线进行6-10道烘干。
优选地,该收线的速度为(5±1)米/分钟。
优选地,所述的烘炉内进口温度为210±10℃,中心温度为320±10℃,出口温度为450±10℃。
优选地,所述线芯在烘炉中呈蛇形排布。
本发明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 减少了退火这一道工序,省去了退火炉这一装置;
2、 为公司和社会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包铝漆包线加工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a)对铜包铝线芯进行多次拉拔;
(b)对拉拔后线芯进行多道涂漆,每一道涂漆包括以下步骤:
(b1)给线芯上漆,
(b2)将上漆后的线芯放入烘炉中进行多道烘干;
(c)收线;
(d)下盘并包装。
以上步骤中,由于线芯进行了多道烘干,因而其达到了去除应力的要求,也就是说不必在经过退火这一道工序,进而省去了退火炉这一装置,这对于工厂企业来说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由于退火炉的所需温度较高,在节能环保上也做出了贡献。因而,相较于传统技术,本发明具有显著的进步,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优选地,对铜包铝线芯进行4到6次拉拔。对拉拔后的线芯进行10到12道涂漆。在每一道涂漆步骤中,将上漆后的漆包线进行6-10道烘干。该收线的速度为(5±1)米/分钟。
相较于传统的烘炉温度,烘炉内进口温度为210±10℃,中心温度为320±10℃,出口温度为450±10℃,由此可见烘炉内的温度并没有大幅提升,漆包线在多次进出烘炉的过程中达到了去除应力的目的。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于,线芯在烘炉中呈蛇形排布。由于采用蛇形排布,单位面积内线芯能够进入烘炉的道数大幅增加,这大大减小了烘炉的体积。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神州双金属线缆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神州双金属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4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