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联手术方式的辅助循环血泵及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4610.5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3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常宇;轩艳姣;高斌;刘有军;曾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12 | 分类号: | A61M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吴荫芳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手术 方式 辅助 循环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联连接的辅助循环血泵及其安装方法,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辅助循环装置是维持泵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主要手段。作为辅助循环装置核心部件的血泵通常采用与心脏bypass的连接方式,血泵置于心尖与主动脉之间。图1为bypass连接型辅助循环方式:从自然心脏5的心尖连接血泵入口导管7,经bypass型血泵8,再经过血泵出口导管8接至主动脉弓6。此类辅助循环方式会损害心尖,手术复杂且不利于心脏恢复;破坏心脏瓣膜及主动脉瓣的功能;同时血泵的控制与供能需连接经皮导线,大大增加感染几率,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bypass型辅助循环方式对心脏损伤大等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与左心室串联连接的微型轴流式血泵及其安装方法,应用于心脏泵衰竭的治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了串联式辅助循环血泵,由轴流式血泵、泵出口支撑环、吻合用人造血管组成,其中,所述轴流式血泵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有与吻合用人造血管连接的箍扎凹槽;所述吻合用人造血管为两节,分别用于将所述轴流式血泵的入口与升主动脉缝合和将所述轴流式血泵的出口与主动脉血管缝合;所述泵出口支撑环为形状与人体主动脉弓一致的管道或支架,位于所述轴流式血泵的出口处的主动脉弓内,其处于主动脉弓分叉血管入口处的一端按流线型切除。
所述轴流式血泵采用体外无线能量传递方式驱动的主动脉血泵。用体外无线能量传递方式驱动,无需经皮导线连接,且主动脉血泵体积小,可直接放置在主动脉内。
血管作为一种超弹性材料,与支撑环接触后,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为减小支撑环对血管造成的力学损伤,所述支撑环采用塑性材料,使得在应力集中点能产生较大的形变而不易损坏,并且采用具有较强的生物相容性的材料,能够让人体很好地适应。
采用所述的串联式辅助循环血泵,需要一定的安装方法,该方法的步骤为:
1)将两节所述吻合用人造血管分别接于所述轴流式血泵的入口和出口,并捆扎于所述箍扎凹槽处予以固定;
2)将冠脉搭桥管连接于血泵出口的吻合用人造血管内;
3)连接体外循环,夹断主动脉后将泵出口支撑环植入于主动脉弓内。并将泵出口处的吻合用人造血管与主动脉血管缝合;
4)将泵入口处的吻合用人造血管与升主动脉缝合;
5)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即将前述固定于泵出口处的吻合用人造血管的冠脉搭桥管与心脏冠脉搭桥连接。
本装置的主要优点在于:将血泵固定于主动脉中,不需要对心脏进行创伤手术,不破坏 心脏瓣膜及主动脉瓣的功能,心脏恢复快。采用无线能量传递方式驱动的主动脉血泵,不需要经皮导线,大大减少感染几率。血泵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有与吻合用人造血管连接的箍扎凹槽,可以将血泵稳固地连接于主动脉中。为了避免血泵出口流道阻塞,设计有血泵出口支撑环,该支撑环设计成与人体主动脉形状近似的管道或支架,其顶部按流线型切除,避免堵住主动脉弓分叉血管的入口。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bypass连接方式的辅助循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串联式辅助循环血泵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串联式辅助循环血泵安装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2-3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在体外无线能量传递方式驱动的轴流式血泵1的泵体的出口和入口处设箍扎凹槽,该箍扎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长方形,以适应捆扎带截面的形状。将两节适当长度的吻合用人造血管3分别接于所述泵体的出口和入口,并用捆扎带扎紧于箍扎凹槽处。在泵体出口处还设有泵出口支撑环2,该泵出口支撑环处于主动脉弓分叉血管入口处的一端按流线型切除(如图2)。其中泵出口支撑环2采用生物相容材料,且材料具有可塑性。
本发明串联式辅助循环血泵安装步骤:术前将吻合用人造血管3固定于血泵1泵体的出口和入口处的箍扎凹槽内;将冠脉搭桥管4连接于血泵出口处的吻合用人造血管3内;连接体外循环,开胸后暴露主动脉,夹断主动脉后将泵出口支撑环2植入于主动脉弓6内,并将血泵出口处的吻合用人造血管3与主动脉血管缝合;将血泵入口处的吻合用人造血管3与升主动脉缝合;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即将前述固定于血泵出口人造血管3的冠脉搭桥管与心脏冠脉搭桥连接。如图3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46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棉球机
- 下一篇:一种带刻度的变曲度囊膜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