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扩展接口自动机模型的嵌入式组件建模与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4499.X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4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白晓颖;张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薄观玖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扩展 接口 自动机 模型 嵌入式 组件 建模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领域,特别涉及基于模型的测试自动化领域。
背景技术:
嵌入式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了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各个领域。针对嵌入式软件规模大幅度增长、开发周期缩短、质量要求提升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提出了嵌入式组件的开发方法,通过功能的分解、组件接口的封装、标准组件的重用技术,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嵌入式组件是构成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单元,是系统构造、开发、组装、验证、评估、和维护的基本单位,组件的可信性是系统可信性的基础。组件是独立开发的模块,通常采用黑盒的提供方法,隐藏了数据和实现方法,内部实现对使用者不可见;具有良好定义的外部特性和行为,通常遵照接口规范对外提供服务;可通过特定的方式集成,通过标准的接口协议与其他组件和系统进行交互和协作。在嵌入式系统中,通常采用软硬件一体的组件,包括硬件、操作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例如智能传感器系统通常包括信号处理、网络控制软件等部件,通过稳定的标准化的通信网络接口,提供输出信号。在将嵌入式组件构建成复杂系统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CNI接口的时域和值域进行详细、精确的定义。在新的系统集成环境中,确认组件的前置条件以保证操作的鲁棒性,并对组件进行充分测试。这个精确的接口规约是组件测试和确认的依据。
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Luca de Alfaro和Thomas A. Henzinger于2001年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嵌入式软件组件接口模型:接口自动机模型(Interface Automata,IA)。IA基于状态机模型,可针对组件接口、组件行为和组件间的组合行为进行描述,并支持不同组件接口模型之间的可组合性和相容性检查。
基本的接口自动机中,缺乏对组件接口之间约束和依赖关系的描述,如两个接口操作之间输入、输出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接口操作前置/后置条件约束等。本发明扩展了接口自动机模型,引入接口参数定义和约束定义,为描述、理解、和分析组件提供更丰富的行为语义信息,并给出基于扩展的接口自动机模型的测试自动生成方法。本发明供包括两部分:(1)扩展的接口自动机定义;(2)基于扩展的接口自动机模型的测试生成方法。
测试是嵌入式组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方法,扩展的接口自动机模型可辅助嵌入式组件分析理解,基于模型的测试自动化技术可提高嵌入式组件测试的效率和质量,对嵌入式系统基于组件的开发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技术,基于带约束的自动机理论,给出一种嵌入式组件的接口操作、数据、以及行为的建模方法;基于图搜索和约束求解理论,给出一种基于模型的测试自动生成方法。方法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嵌入式系统,要求嵌入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1)采用基于组件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方法;(1)具有明确的嵌入式组件接口定义。
本发明方法针对嵌入式组件E,依据以下步骤进行建模与测试:
步骤(1) 系统初始化
输入:嵌入式组件的接口定义,其中包括:接口操作、操作的输入/输出参数、操作的前置/后置条件以及组件的预期行为信息.
步骤(2) 按以下步骤建立嵌入式组件上的扩展接口自动机模型:
步骤(2.1)构建状态集合SE,并定义其中的初始状态集合,且。
步骤(2.2)构建接口操作数据和变量集合VE,且,其中,、、分别表示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和包括有全局和局部变量的内部数据。
步骤(2.3)构建接口操作集合AE,且,其中,、、分别表示输入行为、输出行为和中间行为,对于任意一接口行为a∈AE,用a(v)表示接口操作及其参数,v∈VE。
步骤(2.4)构建对应于每个状态的前置条件/后置条件的约束集合CE,前置条件用preCond、后置条件postCond表述,每条约束采用逻辑表达式描述,用于判定布尔取值。
步骤(2.5)构建状态转移关系的集合τ=SE×AE×SE,对任意一个状态转移的关系τ有:,表示组件E若满足前置条件preCond,由状态s1会通过操作a(v),转移到状态s2,且满足后置条件postCond,再完成相应的更新update处理。
步骤(3)根据步骤(2)的结果,按以下步骤生成测试用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44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防水保温一体化板
- 下一篇:楼体隔墙快速安装的墙体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