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长InP基InAs量子阱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4366.2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3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季海铭;罗帅;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1/205 | 分类号: | H01L21/20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长 inp inas 量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材料和器件芯片制备领域,具体地涉及生长InP基InAs量子阱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在气体探测、生物医学等方面存在巨大潜在应用优势,发光波长在2-3μm范围的InP基InAs量子阱材料和器件(激光器和探测器等)具有成本低、器件工艺技术成熟等众多优点。
在1994年以InAs为阱、In0.53Ga0.47As为垒的InP基量子阱结构材料首先在1.7μm量子阱激光器中得到应用。随着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MOCVD)外延技术的发展,该材料体系的应用波长范围得到了拓展,2007年实现了2.33μm InP基InAs/In0.53Ga0.47As量子阱激光器。
InP基InAs/In0.53Ga0.47As量子阱的外延生长存在两个问题:1、InAs量子阱与InP衬底之间存在巨大的晶格失配(3.2%),InAs量子阱材料在受到较大压应变的情况下会产生缺陷,影响材料质量;2、根据量子限制效应的规律,延长InAs量子阱的发光波长需要增加InAs层的厚度,但这样会引起材料应变的加剧从而产生更多的缺陷,导致材料质量的下降。因此,在进行长波长InP基InAs/In0.53Ga0.47As量子阱的外延生长时,需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对材料的外延过程进行优化控制,在拓长发光波长的同时尽可能减缓InAs量子阱受到的压应变,减少材料缺陷的产生。
为此,2010年有研究小组采用包含赝衬底的InP基InAs量子阱材料结构,用以逐渐增加表层衬底材料的晶格常数,降低衬底与InAs量子阱层的失配度,实现了2.90μm发光波长的半导体材料。但是赝衬底结构需要外延较大厚度(>3μm)晶格常数渐变的赝衬底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器件的串联电阻和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长InP基InAs量子阱的方法。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长InP基InAs量子阱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InP衬底上生长InP缓冲层;在InP缓冲层上生长两侧均包含In1-xGaxAs应力渐变势垒层的InAs量子阱结构;以及在InAs量子阱结构上生长InP盖层。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生长InP基InAs量子阱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InAs量子阱两侧引入晶格常数渐变的In1-xGaxAs应力渐变势垒层来减缓InAs量子阱所受到的压应变,减少材料中因应变累积释放而产生的缺陷浓度,改善了InAs量子阱材料的晶体质量;
(2)由于InAs量子阱所受应变的减小会引起其禁带宽度的减小,因此可以有效拓展InAs量子阱的发光波长。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生长InP基InAs量子阱方法的流程图;
图1B为按照图1所示的方法制备的InP基InAs量子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传统方法制备和采用图1所示方法制备的InP基InAs量子阱材料室温光致荧光谱的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虽然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参数的示范,但应了解,参数无需确切等于相应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误差容限或设计约束内近似于相应的值。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通过在InAs量子阱两侧均引入晶格常数渐变的In1-xGaxAs应力渐变势垒层来减缓InAs量子阱所受到的压应变,改善材料的晶体质量并拓长材料的发光波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43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