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型降阶技术的建筑室内环境优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64269.3 | 申请日: | 2012-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9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康吉;薛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型 技术 建筑 室内环境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模型降阶技术的建筑室内环境优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基于CFD的室内环境模型;
(2)根据控制变量可能的变化范围,等间距选择控制变量数据点,作相应的CFD稳态仿真;从CFD仿真结果中提取环境参数分布,构造参数变化空间;
(3)利用POD模型降阶技术重构出步骤(2)所得参数变化空间的低阶子空间;
(4)选择室内环境指标及能耗指标,用于评估室内环境及空调能耗;
(5)设置目标函数,利用优化算法对控制变量进行迭代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型降阶技术的建筑室内环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CFD仿真使用Airpak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室内环境模型为三维模型;室内环境模型的建立步骤如下:
(1)利用Airpak软件建立房间围护的几何模型;确定空调送风口和回风口的位置与尺寸;确定房间内主要陈设的位置与尺寸;
(2)对建立的房间模型划分网格;
(3)利用Fluent求解器耦合求取质量、动量、能量及污染物浓度方程的稳态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型降阶技术的建筑室内环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控制变量包括空调送风口温度和风速;控制变量的选择间隔为:送风口温度0.1摄氏度,送风口风速0.1米/秒;对每一组控制变量利用步骤(1)所述的室内环境模型进行稳态仿真;通过Airpak软件的导出功能提取每一组控制变量对应的稳态参数分布,组成各类参数的变化空间;提取的所述环境参数类型包括室内温度、风速、污染物浓度及热舒适度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型降阶技术的建筑室内环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POD模型降阶的基本步骤如下:
(1)利用各参数变化空间组成矩阵:
这里维的矩阵表示参数变化空间,是房间内网格点总数,是控制变量组数;为的转置;
(2)求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选择合适的截断值,使得前个特征值包含的系统动能占比大于99%,这里表示为:
(3)低阶参数变化子空间可描述为个特征向量及其系数的线性组合:
这里表示第组控制变量对应的稳态参数分布,表示POD模式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型降阶技术的建筑室内环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室内环境指标包括热舒适度指标及室内空气质量指标,能耗指标指空调能耗指标,其中:
热舒适度指标采用预测平均投票指标PMV;
室内空气质量指标采用通风效力指标:
这里,和分别为空调回风口和送风口的污染物浓度,为室内人员头部高度的污染物平均浓度;
空调能耗指标分解为两个部分,即风机能耗指标和制冷能耗指标:
这里,为风机能耗,为风机压升,为总送风量,为制冷能耗,为用于除显热负载的制冷能耗,为对新风进行除湿降温的能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型降阶技术的建筑室内环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目标函数设置为:
其中,为各指标的加权系数,下标指对应性能指标的最大值,用于各个指标的归一化;为惩罚项,用于反映室内人员头脚温差和周边风速过大对热舒适度的影响;优化算法采用遗传算法,参数子空间内的多维插值算法采用样条插值;在每次优化迭代过程中,通过在参数子空间内的多维插值快速得到系统响应,快速求解目标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42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