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肤听声器用环臂扎带式平面电极阵列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3697.4 | 申请日: | 2012-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0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文;李岩;张铭;李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1/04 | 分类号: | A61F1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器用 环臂扎带式 平面 电极 阵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电极阵列,具体涉及一种皮肤听声器用环臂扎带式平面电极阵列。
背景技术
世界上有近1亿听力残疾人,而我国就有2000万听力残疾人,如何解决这些人的听说问题,是世界上的一大难题。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助听器,但助听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由于助听器是利用麦克风把声音信号转化成电流信号并放大,然后再通过扬声器把放大后的声音信号传送给人的耳朵,即助听器只起到声音放大的作用。助听器具有如下缺点:(1)助听器中同时用到扬声器和麦克风,如果放大倍数过大,这二者之间会产生互感(也称为自激现象),以致无法使用;(2)助听器仍然要利用人的残余听力,所以助听器对于丧失听力比较严重的人不起作用。
发明人在2009年11月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0910219078.1,名称为“多通道阵列式皮肤听声器”的发明专利,但如何能将“多通道阵列式皮肤听声器”与人体皮肤接触一直是研究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多通道阵列式皮肤听声器”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皮肤听声器用环臂扎带式平面电极阵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扎带以及固定在扎带正面的绝缘片;在绝缘片上以阵列方式固定有若干组电极,每组电极对应一个升压变压器,每组电极均通过排线与各自的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的排线的一端与电极阵列相连,另一端通过排线接插件与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的若干组电极由两列平行排列的电极片组成,两列电极片中每一行的两个电极片形成一组电极。
所述电极片的表面为边缘低中心高的弧面。
所述电极片采用面积为0.3cm2的椭圆形结构。
所述相邻两电极片的间距为1mm。
所述扎带一端设置有反扣环,另一端反面设置有魔术贴,背面带有与魔术贴相配合的细毛。
所述扎带为带松紧的扎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由于平面电极阵列是皮肤听声器中与人体皮肤接触的关键,皮肤听声器借助电极阵列刺激皮肤将不同频率的声音信号传到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所以环臂扎带式平面电极阵列尽量使电极阵列可以很容易地固定在人体手臂上。通过将皮肤听声器的电极阵列以及绝缘装置固定在扎带上,并将扎带缠绕固定在手臂上,使听声器与皮肤紧密接触,从而将声音信号通过皮肤传递到大脑皮层,实现听声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背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电极;2为绝缘片;3为排线;4为排线接插件;5为扎带;6为反扣环;7为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包括一端设置有反扣环6,另一端反面设置有魔术贴7的带松紧的扎带5,扎带5背面带有与魔术贴7相配合的细毛,在扎带5正面固定有绝缘片2;绝缘片2上以阵列方式固定有椭圆形电极片组成的若干组电极1,电极片的表面为边缘低中心高的弧面;每组电极1对应一个升压变压器,若干组电极1的输入端连接有排线3,排线3的另一端设置有排线接插件4,各组电极通过排线接插件4与各自对应的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端相连接。下面结合附图并以12通道的电极阵列为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其中24个电极片按照12×2的方式分布于绝缘片2之上,每个平面电极片面积大约0.3cm2的椭圆形,平面电极片之间大约为1mm的间距,24根连线分为12组分别连接于12个升压变压器输出端。扎带宽度约3-4cm,长度可因人而定,已环绕手臂一周并能固定牢靠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36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水杯
- 下一篇:一种无线充电加热制冷的超声波速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