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蒸汽压缩蒸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3249.4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0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申欢;王群;田玲;蔡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联高新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思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9 | 代理人: | 邵毓琴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蒸汽 压缩 蒸发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发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的新型蒸汽压缩蒸发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生产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特别是对于工业废水的安全排放和再利用,逐渐得到了各国的重视。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工业废水的产生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如果可以合理的将其适当处理和利用,不仅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对新鲜水源的消耗,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发展的目标。另外,对于垃圾污水和海水淡化也可通过同样的方式处理和利用。
蒸发技术作为一种热分离技术,主要是根据溶剂和溶质挥发性不同的特性,进行溶液浓缩,或溶剂回收与提纯,同时也是结晶操作的前处理过程。现有的蒸发器正是利用这样的原理,将污水中的污染物与水分离。在蒸发过程中,污染物保留在浓缩液中,水蒸气经过冷凝处理回收。然而,现有的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蒸发设备存在结构复杂、不紧凑、蒸发效率低且不易维护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蒸发效率高的蒸汽压缩蒸发设备。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紧凑、蒸发效率高,而且易于维护保养的蒸汽压缩蒸发设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蒸汽压缩蒸发设备,包括蒸发筒体、蒸汽发生器、蒸汽压缩机、热井、除雾装置和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蒸发筒体为卧式蒸发筒体,在其内部设有下列装置:
沿水平方向安装的U型换热管束;
彼此相互平行的至少一根布液管,位于所述U型换热管束的上方,在所述至少一根布液管上设有若干个呈间隔布置的喷液口;
蒸汽室和蒸馏水室,两者由分程隔板相互隔开,所述蒸汽室的出口和所述蒸馏水室的入口分别与所述U型换热管束的两端相连通,所述蒸汽室的入口与蒸汽压缩机的蒸汽输出口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蒸发设备的除雾装置和蒸汽发生器也位于所述蒸发筒体之内,并且,在除雾装置中可设置单层或多层除雾网。
本发明所述的U型换热管束可通过至少一个支撑板安装在位于蒸发筒体内的固定轨道上,并且,在所述固定轨道的一侧设置二次蒸汽隔板;在所述除雾网的两侧设置除雾网固定隔板,该除雾网固定隔板与所述二次蒸汽隔板形成二次蒸汽通道,经除雾网通向蒸汽压缩机的蒸汽入口。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热井设有除垢过滤装置。所述除垢过滤装置可包括沿热井内壁设置的过滤网、位于过滤网内侧的可旋转除垢器具以及驱动所述除垢器具旋转的电机及其传动机构。
作为本发明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喷液口可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喷液头,以便更加准确灵活地控制待处理液体的喷射,使其均匀准确地喷洒至U型换热管束的表面。
本发明还可在所述蒸发筒体的顶部设置多个手孔,便于蒸发筒体内部各部件的维修和保养。此外,在所述除雾网附近可设置用于清洗除雾网的反冲洗喷头,以确保除雾网的清洁。
为了进一步提高热效率,本发明的蒸馏水室中还可内嵌U型管换热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采用U型换热管束,相比于直线型换热管束而言,蒸汽所经历的管程增长,可使热效率提高;在不降低热效率的前提下,可减小蒸发筒体的尺寸,使蒸发设备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2)当除雾装置和蒸汽发生器整合到蒸发筒体中形成一体化设备时,可进一步降低设备高度,使设备结构更为紧凑,同时还可减少管道连接。
(3)本发明通过安装在蒸发器中的二次蒸汽隔板的导流作用,使二次蒸汽进入除雾装置。除雾装置由除雾网、支撑件及反冲洗设备组成,此种设置方式,可有效增加气液分离高度,提高蒸汽纯度;另外,根据处理精度要求,可设置单层或多层除雾网。
(4)蒸汽发生器直接与蒸发器连接,可减少热量损失。
(5)当本发明在热井处设置除垢过滤装置时,可方便热井的清洗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蒸汽压缩蒸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蒸汽室和蒸馏水室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图1中的蒸汽发生器和除雾装置沿侧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热井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联高新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鼎联高新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32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