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磁性分离的纳米钒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3054.X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1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曾碧榕;陈凌南;戴李宗;刘新瑜;何凯斌;毛杰;许一婷;罗伟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8 | 分类号: | B01J31/28;B01J35/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分离 纳米 复合 催化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磁性分离的纳米钒复合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顺磁性有机无机复合微球载体和负载在该微球载体表面的纳米钒催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磁性分离的纳米钒复合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顺磁性有机无机复合微球载体包括聚苯乙烯内核和双(马来酸单脂肪醇酯)聚乙二醇酯外壳,该聚苯乙烯内核内包裹有Fe3O4纳米颗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磁性分离的纳米钒复合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内核的粒径为200~300nm,所述双(马来酸单脂肪醇酯)聚乙二醇酯外壳的厚度为40~60nm,所述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为5~15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磁性分离的纳米钒复合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钒催化剂为乙酰丙酮钒。
5.一种可磁性分离的纳米钒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在该Fe3O4纳米颗粒中加入油酸进行改性得具有超顺磁性的磁性Fe3O4纳米颗粒,进而将该磁性Fe3O4纳米颗粒洗涤至中性且接触角大于140°;
(2)将步骤(1)所得磁性Fe3O4纳米颗粒、苯乙烯单体、辛烷混合并超声分散得到磁流体;
(3)将可自交联的非离子型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步骤(2)所得的磁流体、过硫酸钾加入水中,充分混合并升温至60~65℃进行反应,得到超顺磁性有机无机复合微球载体乳液;
(4)将钒系催化剂溶液加入步骤(3)所得超顺磁性有机无机复合微球载体乳液中,搅拌,静置析出后水洗,即得所述可磁性分离的纳米钒复合催化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磁性分离的纳米钒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加入油酸改性得具有超顺磁性的粒径为5~15nm的磁性Fe3O4纳米颗粒,进而将该磁性Fe3O4纳米颗粒用乙醇洗涤2~3次至中性且接触角大于140°,其中油酸与Fe3O4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1:1.3~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磁性分离的纳米钒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苯乙烯单体与辛烷体积比为6:1,所述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量为所述磁流体质量的5%~7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磁性分离的纳米钒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可自交联的非离子型水溶性表面活性剂为双(马来酸单脂肪醇酯)聚乙二醇酯。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磁性分离的纳米钒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钒系催化剂为乙酰丙酮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305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腔粘膜渗出液快速检测方法
- 下一篇:确定第三目标的光学目标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