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酸镁溶液制备氢氧化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2657.8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3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中;孙灿;沈忠杰;徐中方;朱继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5/22 | 分类号: | C01F5/22;C01G51/04;C01G53/04;C01G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镁 溶液 制备 氢氧化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滚筒筛将两种粒径差较大的固体颗粒进行直接分离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硫酸镁溶液制备氢氧化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上制备氢氧化镁的方法常用苛性钠作为沉淀剂,加入过量的苛性钠使镁离子完全沉淀,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此方法生产成本较大,不经济。目前最新的技术是用石灰乳做沉淀剂,但遇到的难题是如何将生成的氢氧化镁和硫酸钙两种固体分离,中国专利号201010160193.9公开了一种“固固分离装置”,其可以有效地将氢氧化镁和硫酸钙分离,用于制备氢氧化镁;但是该装置处理量较小,且参数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湿法冶炼中钙镁分离成本高、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用滚筒筛分离钙镁来制备氢氧化镁的方法,钙镁分离系数较大且分离成本低。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硫酸镁溶液制备氢氧化镁的方法,其步骤如下:在沉镁装置中加入适量的石灰乳,开启搅拌,升温至50~80℃后保温,然后撒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粉末,制作适量的硫酸钙晶种;接着用泵将硫酸镁溶液和石灰乳泵入沉镁装置进行沉镁,调节pH值至8.0~10.0之间,新生成的硫酸钙生长在先前制作的硫酸钙晶种上,并且使硫酸钙与氢氧化镁形成较大的粒径差;沉镁结束后,用泵送至滚筒筛进行筛分,筛下物用泵输送至所述的压滤机压滤,滤饼为氢氧化镁产品。
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存在由于硫酸钙晶体太细而造成与氢氧化镁颗粒无法分离或一起过筛的情况,造成分离系数的下降。本发明采用滚筒筛分离钙镁的工艺,主要解决硫酸钙和氢氧化镁之间如何在流体的状态下分离两种固体颗粒的问题。如何有效的控制工艺条件成为采用滚筒筛来分离钙镁工艺的关键。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硫酸镁溶液中加入石灰乳,在相应的条件下使生成的硫酸钙形成晶粒且使其粒径变大,与氢氧化镁形成较大的粒径差,然后通过滚筒筛进行筛分,达到钙镁分离的目的。
本发明不仅生产成本低,而且钙镁分离系数较大,操作也简单,能耗更低更经济。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滚筒筛由二级滚筒筛串联而成,第一级滚筒筛的筛网目数为200~500目,滚筒筛转速为20~60r/min,筛上物为硫酸钙晶体,部分用泵输送至晶种酸洗槽,经酸洗后返回沉镁装置,充当新的硫酸钙晶种使用,其余开路出系统;第一级筛下物用泵打至第二级滚筒筛,第二级滚筒筛的筛网目数为300~600目之间,滚筒筛转速为20~60r/min,筛上物全部返回晶种酸洗槽,筛下物用泵输送至压滤机压滤,滤饼为氢氧化镁产品。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沉镁装置由至少二个沉镁槽串联而成,所有沉镁槽存在高低差,采用下出上进的溢流方式,前一个沉镁槽出来的溶液溢流至后一个沉镁槽中。依据硫酸镁溶液和石灰乳的流量、沉镁槽体积和反应时间来确定沉镁槽的数量。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滚筒筛内部采用螺旋输送器输送筛上物,并用少量清水不停清洗筛网内侧。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硫酸镁采用硫酸镍代替,得到的滤饼为氢氧化镍产品,达到钙镍分离的目的。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硫酸镁采用硫酸钴代替,得到的滤饼为氢氧化钴产品,达到钙钴分离的目的。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硫酸镁采用硫酸铜代替,得到的滤饼为氢氧化铜产品,达到钙铜分离的目的。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设备简单,价格低廉;(2)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3)钙镁分离系数高,氢氧化镁产品主含量可达9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生产设备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的用滚筒筛来分离钙镁方法的设备连接图,两个串联的沉镁槽(1#、2#)放置在不同的高度,保持高度差,采用下出上进溢流的方式连接,滚筒筛筛下物用接液盒收集并用泵打至压滤机;筛上物用螺旋输送器输送出滚筒筛后再用泵打至晶种酸洗槽。滚筒筛内部用少量清水不断冲刷筛网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26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寒抗拉矿井特种电缆
- 下一篇:一种小区环保型阻燃防鼠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