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膨化食品及其加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62093.8 申请日: 2012-12-21
公开(公告)号: CN102972675A 公开(公告)日: 2013-03-20
发明(设计)人: 张晨曦 申请(专利权)人: 张晨曦
主分类号: A23L1/09 分类号: A23L1/09;A23L1/217;A23L1/36
代理公司: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代理人: 雷志刚;潘士霖
地址: 322203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膨化食品 及其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膨化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膨化食品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膨化食品在国外又称挤压食品、轻便食品等,在我国有时归入小食品、方便食品、休闲食品、早餐食品等范围。是以谷物、豆类、薯类、蔬菜等做为主要原料,利用油炸、挤压、焙烤(烘烤)、微波及其它膨化技术加工而成的一大类食品。包括锅巴、薯片、大米花、玉米花、虾味条、米酥、米果、膨化果蔬片等多种新老产品。

上述膨化食品所含成分比较单一或较少,营养单一,不能满足人们对营养物质摄取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营养均衡的膨化食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营养均衡的膨化食品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膨化食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红薯:20份-25份;

芝麻:20份-25份;

薏仁:5份-10份;

花生:5份-10份;

瓜子:5份-10份;

玉米:5份-10份;

小米:5份-10份;

黑米:5份-10份;

麦芽糖:5份-10份。

本发明提供的膨化食品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红薯、薏仁、玉米、小米、黑米进行加压膨化;

步骤b:将芝麻、花生、瓜子进行炒制;

步骤c:将麦芽糖加热融化;

步骤d:将膨化后的红薯、薏仁、玉米、小米、黑米,炒制后的芝麻、花生、瓜子及融化后的麦芽糖进行搅拌均匀混合;

步骤e:将搅拌均匀混合后的红薯、薏仁、玉米、小米、黑米、芝麻、花生、瓜子及麦芽糖,加入成型模具中压实成型。

本发明提供的膨化食品,成分含量较多,具有多种营养物质,可以摄取到较为全面的营养。

本发明提供的膨化食品的加工方法,各步骤安排合理,不破坏各组分的原有营养成分,而且到达了较佳的口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膨化食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红薯:20份-25份;

芝麻:20份-25份;

薏仁:5份-10份;

花生:5份-10份;

瓜子:5份-10份;

玉米:5份-10份;

小米:5份-10份;

黑米:5份-10份;

麦芽糖:5份-10份。

本实施例的膨化食品,成分含量较多,具有多种营养物质,可以摄取到较为全面的营养,还能达到较好的食疗效果。

其中,芝麻中含有21.9%左右的蛋白质(具有人体需要的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61.7%的脂肪(其中90%为不饱和脂肪酸,其对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维生素B、B1、B2、B6、PP等,每百克含矿物质如:钙8.14毫克、磷663毫克、镁223克、锌5毫克、铁50毫克,上技术矿物质是平衡人体健康与延缓衰老的主要元素。

麦芽糖性温味甘,与水溶解后会化作葡萄糖,可用于养颜、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解痛、滋润内脏、开胃除烦、通便秘等。主治脾胃虚弱、气短乏力、纳食减少、虚寒腹痛、肺燥咳嗽、干咳少谈及咽痛。

小米蛋白质含量达11.2%-13.4%(其中,懒氨酸0.22%-5.24%,蛋氨酸0.4%,色氨酸0.25%,亮氨酸1.87%,苏氨酸0.42%-2.88%,异亮氨酸0.42%-2.88%,缬氨酸0.42%-2.88%),脂肪含量4.5%左右。

玉米具有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延衰老等功能。

黑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磷、钾、镁、铁、锌等营养元素,营养丰富。黑米具有清除自由基、改善缺铁性贫血、抗应激反应以及免疫调节等生理功能。黑米中含有能维持血管正常渗透压,减轻血管脆性,防止血管破裂和止血的黄酮类化合物。黑米具有抗菌、降低血压、抑制癌细胞生长、改善心肌营养、降低心肌耗氧量的功能。

瓜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优质蛋白、钙、磷、钾、镁、硒及维生素E、维生素B1等营养元素,具有保护心脏功能、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功能。

采用了上述成分的膨化食品,营养丰富、均衡,且具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本实施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营养及食疗效果,优选的,

红薯:22份-24份;

芝麻:22份-24份;

薏仁:6份-8份;

花生:6份-8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晨曦,未经张晨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20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