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投捞仪器的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1445.8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2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冯贵洪;王守舵;胡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3/00 | 分类号: | E21B23/00;E21B3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王维庄 |
地址: | 5500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仪器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投捞仪器的传动装置,属于井下仪器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田投捞偏心注水井水嘴一般采用机械式投捞器,其缺点是每趟下井只能投捞一支水嘴,自动化程度较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采用了电子控制的智能投捞仪器,它单趟下井可投捞多支水嘴,操作者可在地面完成对投捞水嘴过程的控制和监督,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但是,为保证投捞水嘴成功率,投捞臂要实现可控的收臂和张臂动作;投捞臂的传动机构要实现长距离的直线传动,并需要提供足够大的力输出。现在普遍采用的智能投捞仪器在井下仪器苛刻的仪器直径、长度要求的情况下,难以达到上述的要求,所以投捞水嘴的成功率较为低下。另外,在井下环境中,保障电机长距离供电线路的可靠连接和收放操作一直是尚未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投捞臂可控的收臂和张臂动作,满足长行程、大力矩的传动要求的智能投捞仪器的传动装置,它还能实现电机长距离供电线路的收放操作,并且有效地保障了其可靠连接,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投捞仪器的传动装置是这样构成的:该装置包括投捞电机1,投捞电机1通过联轴器2将其主轴的旋转动力传递至传动密封轴3上,在传动密封轴3的下端连接有传动方杆4,在传动方杆4的下端套装有传动螺杆5,传动螺杆5经转换机构6后与投捞臂7连接,用于控制投捞臂7往复直线运动;在投捞臂7上部设有收放电机8,收放电机8通过凸轮9和扭簧10的结构控制投捞臂7进行张开及收拢动作。
上述的智能投捞仪器的传动装置中,所述的收放电机8的引线与设于转换机构6外侧且能拉伸、回弹的螺旋线圈11相连,螺旋线圈11另一端的接头与设于传动密封轴3旁的密封插座12相连。
前述的智能投捞仪器的传动装置中,在联轴器2下端且在传动密封轴3上套装有推力轴承13。
上述的智能投捞仪器的传动装置中,在推力轴承13的下端设有密封件14。
前述的智能投捞仪器的传动装置中,在传动密封轴3的中部套装有固定于智能投捞仪器外壳15上的滑动轴承16。
前述的智能投捞仪器的传动装置中,在智能投捞仪器外壳15内侧开设有滑动槽17,投捞臂7置于滑动槽17内。
前述的智能投捞仪器的传动装置中,在智能投捞仪器外壳15上固定设有防止投捞臂7转动的限位销18。
前述的智能投捞仪器的传动装置中,所述的螺旋线圈11两端的连接处均用鱼线和高压绝缘胶带进行绑扎。
前述的智能投捞仪器的传动装置中,在收放电机8的主轴外设有外管,并且在外管上设有装配有钢球18的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结构合理,可在井下仪器苛刻的仪器直径、长度要求的情况下,实现长距离的直线传动,并提供足够大的力输出。另外,本发明由收放电机单独控制,并使用凸轮和扭簧的组合实现了投捞臂可控的收臂和张臂动作。再就是,本发明巧妙地采用了能拉伸、回弹的螺旋线圈,解决了电机长距离供电线路的收放操作的难题,并用鱼线和高压绝缘胶带对其接头处进行绑扎,有效地保障了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钢球位置的A向剖视图;
附图的标记为:1-投捞电机,2-联轴器,3-传动密封轴,4-传动方杆,5-传动螺杆,6-转换机构,7-投捞臂,8-收放电机,9-凸轮,10-扭簧,11-螺旋线圈,12-密封插座,13-推力轴承,14-密封件,15-智能投捞仪器外壳,16-滑动轴承,17-滑动槽,18-限位销,19-钢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投捞仪器的传动装置包括现有的普遍使用的智能投捞仪器的投捞电机1,将投捞电机1通过联轴器2将其主轴的旋转动力传递至传动密封轴3上,在传动密封轴3的下端连接传动方杆4,在传动方杆4的下端套装上传动螺杆5,将传动螺杆5经转换机构6(转换机构6可采用能使旋转动力转换为直线动力的现有结构)后与投捞臂7连接,用于控制投捞臂7往复直线运动;在投捞臂7上部安装收放电机8,将收放电机8通过凸轮9和扭簧10的结构控制投捞臂7进行张开及收拢动作。收放电机8带动凸轮9转动。当凸轮9由高点向低点转动时,在扭簧10作用下,投捞臂7逐渐张开;反之凸轮9由低点向高点转动时,投捞臂7逐渐收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14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杯盖
- 下一篇:一种带有导气孔的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