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纳米银抗菌弹力真丝面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0349.1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5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俞金键;徐海祥;程安康;张磊;吴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佳丝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83 | 分类号: | D06M11/83;D06P3/04;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2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纳米 抗菌 弹力 真丝面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纳米银抗菌弹力真丝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真丝有“丝绸皇后”、“健康纤维”、“保健纤维”的美称。真丝,属于蛋白质纤维,纤维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18种氨基酸,与人体皮肤所含的氨基酸相差无几,可以帮助皮肤维持表面脂膜的新陈代谢,故可以使皮肤保持滋润、光滑,有人类的“第二皮肤”的美称。穿真丝衣服,不但能防止紫外线的辐射、防御有害气体侵入、抵抗有害细菌,而且还能增强体表皮肤细胞的活力,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同时对某些皮肤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另外,由于特殊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还有调节体温、调节水份的作用。 医学工作者按照人体各部位的需要,用真丝制成各种不同的织物,选择了30个皮肤搔痒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单纯使用真丝织物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无需配合使用外用药物。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生了褥疮以后,如果采用真丝垫单和真丝内衣,再用真丝包扎患部,就能起到吸收水分和促进其蒸发的作用,可以保持患部情节,加快疮口愈合。然而丝绸易起皱,需要经常去打理,否则会容易变形,所以穿丝绸服饰比较费神费力,而且丝绸制品要放在通风透气处保存,否则易滋生细菌,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丝绸的发展。中国专利CN 96116648.7公开了一种膨体弹力真丝的制造方法中提及了具有弹性、膨松性和卷曲性的膨体弹力真丝,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改进。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丝绸易起皱和容易滋生细菌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纳米银抗菌弹力真丝面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纳米银抗菌弹力真丝面料的制备方法,
第一步:将膨体弹力真丝置于100℃的pH为8-10的碱性溶液中,把丝胶和表面污渍去除成为半成品熟坯,再经染色或印花工序成为真丝弹性空芯丝;
第二步:将真丝弹性空芯丝进行织造做成面料;
第三步:将面料用纳米银抗菌助剂浸泡,纳米银助剂渗透入丝绸纤维内部,纤维发生变性,再经100℃高温整理。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纳米银抗菌弹力真丝面料,具备抗菌防皱的功能,且抗菌时效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纳米银抗菌弹力真丝面料的制备方法,第一步:将膨体弹力真丝置于100℃的pH为8-10的碱性溶液中,把丝胶和表面污渍去除成为半成品熟坯,再经染色或印花工序成为真丝弹性空芯丝;第二步:将真丝弹性空芯丝进行织造做成面料;第三步:将面料用纳米银抗菌助剂浸泡,纳米银助剂渗透入丝绸纤维内部,纤维发生变性,再经100℃高温整理。
所述膨体弹力真丝是中国专利CN 96116648.7公开的一种膨体弹力真丝的制造方法中涉及到的膨体弹力真丝。
本发明制备的多功能纳米银抗菌弹力真丝面料,在水洗200次以后,抑菌指数仍然达到95%以上,并且不起皱,面料仍能保持洗涤前的状态。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佳丝绸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佳丝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03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厚不均检查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无心磨床的导轮主轴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