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活化及硫脲法从锌焙烧砂浸出渣中浸出回收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0205.6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8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南春;谌斯;张衍;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04 | 分类号: | C22B3/04;C22B3/08;C22B7/04;C22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活化 硫脲 焙烧 浸出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机械活化及硫脲法从锌焙烧砂浸出渣中浸出回收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矿资源以伴生、共生为主。银资源在我国的地域覆盖面较广,大部分省都能找到能够工业开采的伴共生或独立银矿床。银储量最多的省份依次是:江西、云南、广东、内蒙、广西。其中广东、河南、陕西占有将近七成全国的银工业储量,江西伴生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五分之一。目前预测我国银的储量将近2万吨。
银状态稳定,在常温下不会被氧化,可以在自然界作为单质存在,但天然存在的自然银单质很非常罕见。相对于矿物种类比较简单的独立银矿,伴共生银矿床其中银矿物相较复杂,通常一个矿床中有多种银矿物纯在。如岩浆熔离型矿床中,同时发现含有金银矿、蹄银矿、含镍锑铋银矿等。银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到二个电子,形成Ag+和Ag2+,也属于亲硫性元素,常常与Au、In、Cu共生在硫化矿物中。迄今为止,世界上共发现了60多种银矿物。
在湿法炼锌的浸出过程中,大部分的银残留在浸出渣中,其含银量通常在100-600g/t左右。浸出渣中的银形态复杂,有单质银,硫化银,硫酸盐银,氯化银、氧化银等,各物相组分的含量因工艺和原料的不同有很大差异。同时浸出渣中还含有大量残余的Zn、Pb、Cu、Fe等以及其他有价金属,考虑到资源的综合利用,给银的提取工作增添了不少难度。对锌浸出渣提银主要有:浮选法、火法富集、氯盐浸出法、硫脲直接浸出法等。大多数从浸出渣中回收银采用浮选法,然后,再进行硫酸化焙烧—浸出—沉银。
在湿法炼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副产品,呈现出强酸性,属于危险废物。随着工业生产,浸出渣数量越来越大,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浸出渣中除含有大量锌、铅、铁等常见金属元素外,还含有一定量的In、Ge等稀散金属和Ag、Au等贵金属。这类尾渣的特点是含物相组成复杂,含有元素种类多,品位低,综合回收难度大。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已迫在眉睫。所以探寻一种即简单又经济的方法来处理这类残渣,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回收锌浸出渣中的银对合理利用资源,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使用硫脲浸出银,相比于氰化法浸出速度快,毒性低,对环境无污染,将是今后银浸出的主要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活化及硫脲法从锌焙烧砂浸出渣中浸出回收银的方法。
具体步骤为:
(1)将锌焙砂浸出渣干燥,利用脉冲式磁力机,在频率50Hz,粉碎时间60-70秒,过100目筛,制备出具较好机械活化性能的前端料,以备做浸出原料。
(2)将步骤(1)所得的前端料放入水中,混合搅拌,固液质量比为1:6。
(3)将步骤(2)所得料与体积浓度为15-16g/L的硫酸、体积浓度为15-16g/L的硫脲和体积浓度为6-6.3g/L的硫酸铁混合,pH为1-1.2,搅拌速率30转/min,在室温下浸出4小时,银的浸出率为94-95%。
所述硫酸、硫脲和硫酸铁为分析纯。
本发明所用贫银锌焙砂浸出渣为原料,通过机械活化和硫脲法对银浸出率的影响,提高了银的浸出率,缩短了浸出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将含有Ag134.4g/t,Cu1.2%,Pb1.95%的贫银锌焙砂浸出渣干燥,利用脉冲式磁力机,在频率50Hz,粉碎时间60秒,过100目筛,制备出具较好机械活化性能的前端料,以备做浸出原料。
(2)将步骤(1)所得的前端料放入水中,混合搅拌,固液质量比为1:6。
(3)将步骤(2)所得料与体积浓度为15g/L的硫酸、体积浓度为15g/L的硫脲和体积浓度为6g/L的硫酸铁混合,pH为1,搅拌速率30转/min,在室温下浸出4小时,银的浸出率为95%。
所述硫酸、硫脲和硫酸铁为分析纯。
将浸出液中的银含量采取原子吸光光度法测定。测定条件为:波长:328.1nm,狭缝宽度0.2mm,灯电流:0.2mA,燃烧器高度:6mm,乙炔压力:0.06MPa,空气压力:2.0MPa。
硫脲也称硫代尿素,化学式为CS(NH2)2,结构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0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