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胺酸树脂合成过程的消泡釜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0073.7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1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任小龙;董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19/02 | 分类号: | B01D19/02;C08G73/1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欧阳波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 树脂 合成 过程 消泡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胺酸树脂的合成技术,具体为聚酰胺酸树脂合成过程的消泡釜。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薄膜是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耗、耐高温、防腐蚀等优异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工电子行业,特别是在电工行业内更是各种高档电器的主要绝缘材料。
目前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工艺是以聚酰胺酸树脂溶液为原料,在流涎机上流涎成型得到自支撑聚酰胺酸厚膜,再经过加热拉伸、亚胺化、冷却定型处理得到聚酰亚胺薄膜。为减小下游应用领域产品的重量和体积,市场需求的薄膜厚度规格趋于薄型化。
制作厚度小的薄膜就需要聚酰酸胺树脂的质量提高,聚酰酸胺树脂中的微小杂质和气泡均会造成流涎成型薄膜表面的瑕疵缺陷,不仅影响薄膜的表观,而且瑕疵缺陷位置处易被高电压击穿,绝缘失效,无法在电工电子产品上使用。
现有常规聚酰胺酸树脂合成是在处于持续冷却或者加热条件的反应釜内用溶剂二甲基乙酰胺作为介质通过二酐与二胺的聚合反应制造。目前的聚酰酸胺树脂合成装置中,消泡釜只是普通的罐体容器,消泡也没有特别的工艺,反应釜中完成配料的聚酰酸胺树脂溶液只是简单地压入消泡釜中静置或者真空状态保持数小时,待其自然或者负压消泡。因聚酰酸胺树脂溶液粘度较大,针对目前的聚酰亚胺薄膜制造方式,其消泡装置难以较短时间内消除微小的气泡而导致生产连续化异常以及制造产品产生瑕疵等表面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聚酰胺酸树脂合成过程的消泡釜,其罐体安装有夹套可通入导热介质,并具有多螺旋搅拌机构。
本发明设计的聚酰胺酸树脂合成过程的消泡釜,包括容纳聚酰胺酸树脂溶液的消泡釜,本消泡釜的罐体上方有进料管口,下方有出料管口,该消泡釜罐体安装有夹套,夹套下方有夹套介质入口、上方有夹套介质出口,管道连接夹套介质入口、夹套介质出口与导热介质加热装置。
搅拌轴处于罐体内中部,其顶端与安装于罐体顶部的搅拌电机和减速器连接。搅拌轴上有多层螺旋的搅拌叶片。
温度传感器安装于釜内,其信号线绝缘引出釜外与控制中心连接。
所述搅拌轴为空心轴,所述搅拌叶片为其内设计有导热介质输送管道的空心叶片。搅拌轴在搅拌电机和减速器下方经旋转接头固定安装于罐体,旋转接头上的导热介质入口与搅拌叶片的导热介质输送管道上端相接,搅拌叶片的导热介质输送管道下端则与搅拌轴空心轴下端相接,搅拌轴上端为导热介质出口,导热介质入口和导热介质出口也与导热介质加热装置连接。
加热后导热介质从减速器下方的旋转接头的导热介质入口进入搅拌叶片的导热介质管道内,沿各个叶片盘旋下流,至下端进入搅拌轴内,从搅拌轴上端的导热介质出口返回介质加热装置。
本消泡釜为密封罐体,罐体上方留有气体入口,罐体的上方还安装有排空管,所述排空管配有电磁启闭阀。搅拌轴经罐体顶部密封的旋转接口伸入釜内,罐体内还安装有压力检测装置。
控制中心连接搅拌电机的控制电路,控制其转速。控制中心连接介质加热装置,根据釜内的温度传感器信号控制介质的加热。
本发明设计的聚酰胺酸树脂合成过程的消泡釜使用时先加热慢速搅拌,温度保持在35~100℃,搅拌速率小于或等于50r/min,维持0.5~1.5小时;再加热快速搅拌,温度保持不变,搅拌转速增加至60~100r/min,维持2~4小时,消泡完成;流膜时,可从消泡釜的气体入口向釜内通入二氧化碳或者氮气或者其它惰性气体,减少消泡釜内的聚酰胺酸树脂在消泡釜内存贮、流膜时产生变色、变质等缺陷。保持釜内相对压力为0.3~0.5MPa,直至釜内树脂流涎完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聚酰胺酸树脂合成过程的消泡釜的优点为:1、使用本釜可方便地对聚酰胺酸树脂溶液进行加热搅拌消泡,釜内温度压力便于调节,搅拌速度搅拌方向,也可自动控制,可达到良好消泡效果,大大提高后续工序所得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质量;2、消泡釜结构简单,消泡工艺操作方便;3、消泡釜内树脂温度均一性好;4、消泡时间可缩短为3~4小时,保证制膜过程连续化作业;5、釜内可通入二氧化碳、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并可调节压力,减少聚酰胺酸树脂发生变色、变质等反应,聚酰胺酸树脂颜色均匀一致,薄膜产品表观色差缺陷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本聚酰胺酸树脂合成过程的消泡釜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内标号为:1、搅拌电机,2、减速器,3、旋转接头,4、排空管,5、进料管口,6、搅拌轴,7、搅拌叶片,8、温度传感器,9、夹套介质入口,10、出料管口,11、夹套介质出口,12、气体入口,13、压力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未经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00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驾驶窗防风暴盖
- 下一篇:含葡聚糖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