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扫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9956.6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6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雄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26/12 | 分类号: | G02B26/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林振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成像装置中用光束照射图像承载部件的光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如复印机和打印机中,光扫描装置用光束照射图像承载部件的表面,以在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剂(调色剂)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并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图像。
设置在传统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的光扫描装置包括配置成根据图像信息发射光束的光源和配置成使光束偏转以便扫描的光偏转器。此外,光扫描装置包括:配置成以恒定速度扫描由光偏转器偏转的光束并使光束在图像承载部件上成像的fθ透镜、配置成沿预定方向反射光束的反射镜,和配置成保持这些光学元件的壳体。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0-298243中公开的成像装置用于减小由于光扫描装置内部的光偏转器的马达的激励声而产生的噪音等等。因此,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0-298243公开了一种结构,其中,反射激励声的对向壁面设置成使得激励声从定子线圈的外周部到壳体的盖部件的直接传播距离和经由对向壁面从定子线圈的外周部到盖部件的反射传播距离之间的差变成激励声的半波长。此外,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0-298243公开了一种结构,其中,凹部作为对向壁面设置在壳体底板中。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0-298243公开的成像装置的光扫描装置中,为了防止障碍物被置于光偏转器和对向壁面之间,将定子线圈的外周部布置在紧邻马达驱动电路板上方的区域外侧。也就是说,作为对向壁面的凹部布置在紧邻马达驱动电路板下方的区域外侧。
光偏转器旋转而产生热,所产生的热传递给光扫描装置的壳体。然而,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0-298243所公开的传统技术没有考虑到由于构成壳体和马达驱动电路板的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的差异,所产生的热会导致在壳体中以及在安装于壳体上的光偏转器的马达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板)中产生热应力。该热应力使壳体和马达驱动电路板发生热变形,结果,保持在壳体中的光学元件如光偏转器、透镜以及反射镜的姿态变得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导致在图像承载部件表面上的光束的光点直径增大和光束的照射位置移动。结果,在形成于片材上的图像中出现色彩失准,从而导致图像劣化。
通过把光偏转器的轴承部装配在壳体的轴承保持部中而使光偏转器相对于壳体定位。通过设置在壳体底板中的固定部而把光偏转器安装在壳体上。光偏转器的发热源是支撑马达旋转轴的轴承部。在光偏转器的轴承部产生的热沿着从轴承部到壳体的轴承保持部、再从轴承保持部到壳体底板以及再从底板到固定部的路径传递。该热传递导致壳体热变形。另一方面,轴承部还由光偏转器的驱动电路板支撑,驱动电路板固定在壳体的固定部上。在轴承部产生的热也传递给驱动电路板。该热传递会导致驱动电路板热变形。一般地,壳体和驱动电路板由不同的材料构成,因此由于壳体和驱动电路板之间的线性膨胀系数差异因而壳体的热变形量和驱动电路板的热变形量彼此不同。由于热变形量差异,因此在壳体和驱动电路板中产生热应力。因此,有必要抑制轴承保持部和固定部之间的热应力。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扫描装置,配置成通过抑制壳体和马达驱动电路板中产生的热应力而使光偏转器和光学元件的姿态稳定;并且提供了包括该光扫描装置的成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扫描装置,包括:配置成发射光束的光源;光偏转器,其包括:旋转轴;配置成支撑旋转轴的轴承部;固定在旋转轴上的转子;固定在轴承部上的定子;配置成支撑轴承部并驱动定子以使转子旋转的驱动电路板;和固定在转子上的反射镜部,该光偏转器配置成通过反射镜部而使从光源发射的光束偏转;以及壳体,其包括:轴承插入部,轴承部插入到轴承插入部中;配置成固定驱动电路板的固定部;和设置在轴承插入部和固定部之间的凹部。
通过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成像装置的示意性主视剖视图,成像装置上安装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扫描装置。
图2A是去除了盖的光扫描装置的透视图。
图2B是沿图2A的线IIB-IIB截开的剖视图,示出了具有盖的光扫描装置。
图3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扫描装置的光偏转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4A、4B、4C和4D是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偏转器的旋转轴的轴向方向(图3的Z方向)来看壳体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壳体底板热变形量变化与自启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偏转器起经过时间的关系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99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