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烯液相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9406.4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0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高爽;张毅;吕迎;赵公大;张恒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301/12 | 分类号: | C07D301/12;C07D30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 液相环 氧化 制备 丙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丙烷的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催化液态丙烯合成环氧丙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丙烷(Propylene Oxide,PO)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是丙烯衍生物中产量仅次于聚丙烯、丙烯腈的第三大有机化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不饱和树脂和表面活性剂等。
工业上现有的生产方法有氯醇法和共氧化法。氯醇法以烯烃和氯气为原料,流程比较短,工艺成熟,操作负荷弹性大,产品选择性好、收率高,生产比较安全,对原料丙烯纯度的要求不高,投资少。最大缺点是对设备有腐蚀,污染大,生产1吨环氧丙烷,就会产生50吨—80吨左右的含有氯化钙废水。目前国内各环氧丙烷生产企业大部分采用此法。以异丁烷或乙苯为原料的共氧化法自1969年实现工业化以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并成为目前生产环氧丙烷的主要工业方法之一。此法的优点是克服了氯醇法的污染、腐蚀及需要氯气资源等缺点;缺点是流程长、投资大、联产物量大,使环氧丙烷的生产受到联产品市场的限制。
随着目前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工业上传统的两种主要方法氯醇法和共氧化法难以满足当前的原子经济性和绿色化学要求。研究和开发出高效、经济、环保、环氧丙烷生产工艺路线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应用背景,而以过氧化氢为氧源氧化丙烯制备环氧丙烷(HPPO)无疑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方向。
以TS-1分子筛催化丙烯与过氧化氢氧化生产环氧丙烷技术,虽然解决了氯醇法污染环境问题,但存在着目的产物选择性较低、使用大量甲醇溶剂、催化剂稳定性差的问题。
CN1355067A公开了用于氧化反应的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及其氧化反应过程,该催化剂的分离和多相催化剂相似,而在反应过程中则完全体现出均相催化剂的特点,是适合大规模工业应用的新型催化剂。
CN101205219A公开了一种环氧丙烷的制备方法,通过不同的溶剂体系,加入不同的添加剂种类,在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丙烯可以被双氧水高活性。高选择性地选择氧化生成环氧丙烷,并且由于催化剂的特点,催化剂可方便回收循环使用。
上述专利环氧化过程依靠溶解在溶剂中的丙烯进行环氧化生产环氧丙烷,大量丙烯存在于气相中,会造成丙烯转化率低、产物浓度低,并且对反应过程气相中由H2O2产生的O2所带来的危险无有效的抑制或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以双氧水为氧化剂,以磷酸杂多酸季铵盐为催化剂制备环氧丙烷,环氧化过程依靠溶解在溶剂中的丙烯进行环氧化生产环氧丙烷,大量丙烯存在于气相中,会造成丙烯转化率低、产物浓度低,并且对反应过程气相中由H2O2产生的O2所带来的危险无有效的抑制或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的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方法,该方法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能够有效控制反应体系O2浓度,丙烯处于液化状态在溶剂中分散均匀,使反应更加充分,H2O2利用率高、环氧丙烷选择性高,催化剂兼备均相和多相催化剂优点、可回收循环使用,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丙烯液相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方法,其特征是以磷钨杂多酸季铵盐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惰性气体和溶剂存在下,在10~100℃和0.25~4.50Mpa条件下反应0.5~5小时进行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其中丙烯和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例为1~25:1,丙烯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例为10~2000:1,溶剂与丙烯的质量比例为1~1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94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