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滴漏式光伏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9216.2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9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汤奕;高丙团;鲁针针;宁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3/00 | 分类号: | G05D3/00;H02N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8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滴漏 式光伏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滴漏式光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能源,由于其环境友好性特点,其利用日益广泛。太阳能具有“能量密度低、间歇性、空间分布随时变化”等特点,因此对太阳能利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是目前太阳能利用技术的重点和难点。
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提高太阳能的接受效率;二是提高太阳能利用装置的能效特性。后者主要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对太阳能装置的材料、形状等的改进来提高太阳能利用率。而太阳能跟踪装置则是从前者出发,研究太阳能接收效率的提高方法。
无论何种太阳能装置,当其太阳接收装置能始终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时,就可以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太阳能利用率。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展了许多这方面的研究。香港大学的SUMHui教授研究了太阳角度与能量接受率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实施太阳跟踪技术后,太阳能利用率提高了37.7%。现有的太阳跟踪技术中,两轴自动跟踪研究最多,它能同时跟踪太阳的方位角与高度角,使太阳光始终垂直照射在太阳能收集器,大大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两轴跟踪效果虽好,但其结构复杂、跟踪电机功率大、装置成本高、机械磨损大,不适于偏远地区大规模投入使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滴漏式光伏发电装置,该滴漏式光伏发电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实现对太阳光的跟踪。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滴漏式光伏发电装置,该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光伏电板、下部设有定位孔的上支撑柱、下支撑柱、设有凹孔的平台、盛有液体的液体箱、绳索和弹性装置;液体箱设有可调出水阀门;上支撑柱固定连接在太阳能光伏电板的背面,上支撑柱的中部与下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下支撑柱位于平台的凹孔中,且下支撑柱和平台凹孔之间设有转动轴承;弹性装置位于平台顶面,且弹性装置一端固定连接在平台上;绳索的一端与弹性装置连接,绳索的另一端穿过上支撑柱的定位孔,与液体箱连接,液体箱位于平台外侧,液体箱处于悬空状态;绳索与上支撑柱的定位孔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弹性装置包括定位板和弹簧,定位板固定连接在平台顶面,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定位板上,弹簧的另一端与绳索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滴漏式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定滑轮,定滑轮固定在平台的侧边,并且,绳索绕在定滑轮上。
进一步,所述的滴漏式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环形压片,环形压片套装在下支撑柱的外表面,且环形压片嵌至在平台凹孔的顶端。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传统的光伏发电装置其跟踪控制方式为电机控制式,因此其结构复杂,且跟踪电机功率较大。而本发明采用的控制方式为弹簧辅助滴漏式控制,通过滴漏过程中液体箱重力变化与弹簧共同作用于上支撑柱,从而带动太阳能光伏电板转动。因此本发明的光伏发电装置大大简化了结构,并且可以实现对太阳光的跟踪。
(2)成本低。传统的电机控制式光伏发电装置,由于电机功率较大,设备成本较高。而本发明控制设备为液体箱及弹性装置,且设备运行过程中,液体可循环利用,因此其成本大大降低,在实现跟踪太阳光的目的下,提高了装置的性价比。
(3)维修方便,适合大规模投入使用。与电机控制式光伏发电装置相比,本发明大大简化了结构,减少了电机控制过程中传动机构产生的机械磨损,因此降低了故障概率;同时,即使在故障条件下,由于结构的简单,其维修也更为方便,维修成本更低。因此,本发明装置更适合大规模投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弹性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有:太阳能光伏电板1、上支撑柱2、下支撑柱3、平台4、液体箱5、绳索6、转动轴承7、可调出水阀门8、定位板9、弹簧10、定滑轮11、环形压片12、积液容器13、预埋件14、加强杆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92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杏虎杖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工业用喷涂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