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液限粉质土三轴制样器及制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9105.1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8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杨钢;杨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徐淑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液限粉质土三轴制样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力学三轴试验试样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液限粉质土三轴制样器及制样方法。
背景技术
粉质土是界于砂性土和粘性土之间的过渡类型,在我国广泛分布,该类土稳定性差,既易冲刷侵蚀, 在各种动荷载作用下又易于液化,在当前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相应的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的安定生活,因此对低液限粉质土的研究刻不容缓。限于现场原位试验的限制,一般室内试验是进行相关研究的主要手段,而均一的试样是获取稳定、可靠的试验数据,保证研究结果的必要基础。
目前常用的制样方法主要包括击实法和泥浆固结法。泥浆固结法制样过程繁琐,对制样设备要求较高,而且粉质土黏粒含量低,保水性差,因此泥浆含水量不易确定:泥浆过稠,空气难以排出,泥浆过稀,土颗粒易沉降,分层明显,因此该方法不适用于粉质土。击实法适用性较广,并且简单方便、制样周期短,但缺点也非常明显:首先,试样受冲击荷载作用,分层间密度不均匀,下层试样更加密实;其次,制样过程中空气可能封装在试样中,形成大孔隙,导致试样差异性大;第三在整个制样过程中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过大。此外,两种方法均需在试样制作完成后再套橡胶膜,然后放置于试验仪器内进行相关研究,这一过程中试样将受到二次扰动,对试验结果形成潜在影响。因此有必要改进制样方法,以适应粉质土的特点,降低设备要求,进而减少人为因素对试样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经济、可靠的低液限粉质土三轴制样器及合理的制样方法,其能够提高粉质土试样的均一性,减少人为因素对试样的影响,并通过已有的三轴试验设备控制试样的密度,减少对设备投入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低液限粉质土三轴制样器及制样方法,一种低液限粉质土三轴制样器包括:试样筒、平整器、振捣器和加载器;
所述试样筒进一步包括:底座1、对开模2、对开模固定板3、增容筒14、增容筒固定板15;底座1两端设有螺纹圆槽33,中心设有圆形凸台,圆形凸台与底座侧边的中心垂直线处设置第一导气导水通道32,第一导气导水通道32出口处设有第一导气导水孔4;对开模2下端与所述圆形凸台相匹配,对开模2上端与增容筒14下端相匹配;固定杆12通过旋入螺纹圆槽33固定在底座1上;对开模固定板3与增容筒固定板15两端均设有通孔,固定板依次穿过固定杆12且分别放置在对开模与增容筒的凸缘上,并用螺母13固定;对开模固定板3将底座1与对开模2固定在一起、增容筒固定板15将对开模2与增容筒14固定在一起;
所述平整器进一步包括:一字凸端头16、导杆17,两者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振捣器进一步包括:联合振捣头18、第一螺纹杆19、第一定位板20、第一紧固片21、辅助定位板22;第一螺纹杆19下端与联合振捣头18螺纹连接,上端与辅助定位板22螺纹连接,第一定位板20与第一紧固片21在第一螺纹杆19上自由移动;
所述加载器放入增容筒内,进一步包括:加载头23、第二螺纹杆24、第二定位板25、第二紧固片26、第二导气导水孔27,加载头23与第二螺纹杆24下端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24上端设置第二导气导水孔27,第二定位板25与第二紧固片26在第二螺纹杆24上自由移动。
其中,所述对开模2由两块圆心角为180°的半圆形金属片组成,其连接处,一端设置凸槽9,另一端设置第一凹槽8,凸槽9与第一凹槽8相对应,凸槽9长于第一凹槽8约0.5mm,第一凹槽8与直径3mm橡胶密封圆条10相通。
其中,所述对开模2外侧中间位置设有吸气孔5,对开模2内侧刻有若干1.5mm宽、1.5mm深的排气槽,纵向排气槽6间隔60°,环向排气槽7间隔15mm,纵向排气槽6与环向排气槽7在吸气孔5处相交。
其中,所述联合振捣头18由20mm高弹性橡胶圆柱块与20mm白钢圆柱块组成。
其中,所述加载器的加载头23侧壁设置两道密封圈29,下端内嵌第一透水石30,第二螺纹杆24上端设置弯凹槽31,第二螺纹杆24内设第二导气导水通道28,且第二导气导水通道28出口处设有第二导气导水孔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9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粗苯加氢精制过程中的萃取蒸馏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药蒸馏提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