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模具内部倒扣脱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8773.2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9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梁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凯华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33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7108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内部 倒扣 脱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注塑模具内部倒扣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采用注塑模具制造塑料件,若在塑料产品中部下制有内部倒扣,传统的方法是采用脱料板推动塑料产品的四周向外脱模,同时中间的顶杆推动塑料产品下的内部将倒扣强制向外脱模,而由于内部倒扣的外壁与型芯镶块内壁接触,内部倒扣的内壁与顶杆外壁接触,处于卡紧状态,并且内部倒扣壁薄,在强制向外脱模时,若内部倒扣产生压扁、变形才会脱出,这样就影响产品的质量,若内部倒扣没有产生压扁、变形还强制向外脱模,则会拉断内部倒扣,使其断在型芯镶块中,这样不仅产品报废,还影响下次注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塑料产品内部倒扣脱模顺利,保证产品质量,废品率低,提高生产效率的注塑模具内部倒扣脱模机构。
本发明注塑模具内部倒扣脱模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在上复板中安装定位圈,上复板下安装型腔,在下复板中开穿孔,下复板上安装模脚,在模脚中开有摆杆安装槽,摆杆安装槽中安装摆杆,摆杆经销轴与模脚旋转连接,在模脚上安装支撑板,支撑板上安装型芯镶块和型芯固定板,型芯固定板上安装脱料板,在脱料板、型芯镶块和型腔之间有塑料产品,塑料产品中部下制有内部倒扣,在模脚之间设置上顶针板A和下顶针板A,注射机顶杆穿过穿孔与下顶针板A相接触,在上顶针板A两侧制有弧度接触面,弧度接触面与摆杆下面相接触,上顶针板A、下顶针板A之间安有顶料杆,顶料杆与脱料板相固定,在上顶针板A上安装限位套,限位套上安装下顶针板B和上顶针板B,摆杆经弧度接触面与下顶针板B下面相接触,在上顶针板B和下顶针板B之间安装顶杆,顶杆穿过型芯镶块与塑料产品下面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中开有滑槽,滑槽下安装固定板,固定板经螺钉与支撑板的下面相固定,在滑槽中安装成型套筒,成型套筒套在顶杆外,成型套筒上部与塑料产品的内部倒扣内壁相配合,成型套筒下制有挡片,在成型套筒外安装成型套筒复位弹簧,成型套筒复位弹簧上端与型芯镶块相接触,成型套筒复位弹簧下端与挡片相接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内部倒扣脱模机构,当塑料产品注塑成型后,下复板带动模脚、支撑板、型芯固定板、型芯镶块和脱料板向下移动,使模具打开,塑料产品跟随型芯镶块脱出型腔,当下复板移动至注射机顶杆位置时,下复板带动模脚、支撑板、型芯镶块和型芯固定板继续向下移动,而注射机顶杆顶住下顶针板A,下顶针板A带动上顶针板A和顶料杆停止移动,顶料杆带动脱料板停止移动,上顶针板A带动限位套、下顶针板B、上顶针板B和顶杆停止移动,此时脱料板挡住塑料产品的四周,顶杆顶在塑料产品的中部,使塑料产品脱出型芯镶块,塑料产品的内部倒扣带动成型套筒停止向下移动直至成型套筒的挡片与滑槽上面相接触,此时塑料产品的内部倒扣脱出型芯镶块,但仍套在成型套筒外,而摆杆在上顶针板A的弧度接触面的作用下一头绕着销轴向上旋转,摆杆的另一头与下顶针板B的下面相接触,下复板继续向下移动,摆杆在弧度接触面的作用下,另一头向上顶起下顶针板B,下顶针板B带动上顶针板B和顶杆向上,顶杆向上强制将塑料产品的内部倒扣脱出成型套筒。本方案注塑模具内部倒扣脱模机构,通过在顶杆外设置一个成型套筒,脱模时先将成型套筒、顶杆的头部和内部倒扣同时顶出型芯镶块,使内部倒扣的外壁不被型芯镶块卡住,再由摆杆和上顶针板A的弧度接触面配合反向向上推动顶杆,由顶杆将内部倒扣强制顶出成型套筒,内部倒扣在塑料弹性的作用下,加上内部倒扣的内壁为弧面,从而脱出顺利,不会拉断,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本发明注塑模具内部倒扣脱模机构,所述下复板和支撑板之间安装导柱,导柱穿过下顶针板A、上顶针板A、限位套、下顶针板B和上顶针板B。有了导柱,下顶针板A、上顶针板A、限位套、下顶针板B和上顶针板B在上下滑动顺畅,定位准确,避免产生偏差。所述上顶针板B和支撑板之间的导柱外安装顶针板复位弹簧,顶针板复位弹簧上端与支撑板相接触,顶针板复位弹簧下端与上顶针板B相接触。有了顶针板复位弹簧,在模具合模时上、下顶针板A和上、下顶针板B能回复原位,进行下一次脱模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注塑模具内部倒扣脱模机构合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注塑模具内部倒扣脱模机构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脱料板和成型套筒顶出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注塑模具内部倒扣脱模机构脱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内部倒扣脱模机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在上复板中安装定位圈3,上复板下安装型腔4,在下复板2中开穿孔5,下复板上安装模脚6,在模脚中开有摆杆安装槽7,摆杆安装槽中安装摆杆8,摆杆经销轴9与模脚6旋转连接,在模脚6上安装支撑板10,支撑板上安装型芯镶块11和型芯固定板12,型芯固定板上安装脱料板13,在脱料板、型芯镶块11和型腔4之间有塑料产品14,塑料产品中部下制有内部倒扣24,在模脚6之间设置上顶针板A15和下顶针板A16,注射机顶杆17穿过穿孔5与下顶针板A16相接触,在上顶针板A15两侧制有弧度接触面18,弧度接触面与摆杆8下面相接触,上顶针板A、下顶针板A之间安有顶料杆19,顶料杆与脱料板13相固定,在上顶针板A15上安装限位套20,限位套上安装下顶针板B22和上顶针板B21,摆杆8经弧度接触面18与下顶针板B22下面相接触,在上顶针板B和下顶针板B之间安装顶杆23,顶杆穿过型芯镶块11与塑料产品14下面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中开有滑槽25,滑槽下安装固定板26,固定板经螺钉27与支撑板10的下面相固定,在滑槽25中安装成型套筒28,成型套筒套在顶杆23外,成型套筒上部与塑料产品14的内部倒扣24内壁相配合,成型套筒28下制有挡片29,在成型套筒外安装成型套筒复位弹簧30,成型套筒复位弹簧上端与型芯镶块11相接触,成型套筒复位弹簧下端与挡片29相接触。当塑料产品14注塑成型后,下复板2带动模脚6、支撑板10、型芯固定板12、型芯镶块11和脱料板13向下移动,使模具打开,塑料产品14跟随型芯镶块11脱出型腔4,当下复板2移动至注射机顶杆17位置时,下复板带动模脚6、支撑板10、型芯镶块11和型芯固定板12继续向下移动,而注射机顶杆17顶住下顶针板A16,下顶针板A带动上顶针板A15和顶料杆19停止移动,顶料杆带动脱料板13停止移动,上顶针板A15带动限位套20、下顶针板B22、上顶针板B21和顶杆23停止移动,此时脱料板13挡在塑料产品14的四周,顶杆23顶在塑料产品的中部,使塑料产品脱出型芯镶块11,塑料产品的内部倒扣24带动成型套筒28停止向下移动直至成型套筒的挡片29与滑槽25上面相接触,此时塑料产品14的内部倒扣24脱出型芯镶块11,但仍套在成型套筒28外,而摆杆8在上顶针板A15的弧度接触面18的作用下一头绕着销轴9向上旋转,摆杆8的另一头与下顶针板B22的下面相接触,下复板2继续向下移动,摆杆在弧度接触面的作用下,另一头向上顶起下顶针板B22,下顶针板B带动上顶针板B21和顶杆23向上,顶杆向上强制将塑料产品14的内部倒扣24脱出成型套筒28。本方案注塑模具内部倒扣脱模机构,通过在顶杆23外设置一个成型套筒28,脱模时先将成型套筒、顶杆的头部和内部倒扣24同时顶出型芯镶块11,使内部倒扣的外壁不被型芯镶块卡住,再由摆杆8和上顶针板A15的弧度接触面18配合反向向上推动顶杆23,由顶杆将内部倒扣24强制顶出成型套筒28,内部倒扣在塑料弹性的作用下,加上内部倒扣的内壁为弧面,从而脱出顺利,不会拉断,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有了成型套筒复位弹簧30在模具脱模完成模具闭合时,能够确保成型套筒28提前复位,避免成型套筒28与型腔4发生碰撞,而损坏模具。所述下复板2和支撑板10之间安装导柱31,导柱穿过下顶针板A16、上顶针板A15、限位套20、下顶针板B22和上顶针板B21。有了导柱31,下顶针板A16、上顶针板A15、限位套20、下顶针板B22和上顶针板B21在上下滑动顺畅,定位准确,避免产生偏差。所述上顶针板B21和支撑板10之间的导柱31外安装顶针板复位弹簧32,顶针板复位弹簧上端与支撑板10相接触,顶针板复位弹簧下端与上顶针板B21相接触。有了顶针板复位弹簧32,在模具合模时上、下顶针板A15、16和上、下顶针板B21、22能回复原位,避免中心顶杆与型腔发生碰撞,而损坏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凯华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凯华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8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